趙明明在外頭跑了半個月,終於騎著腳踏車回來了。
年糕兒放學後,在集市上看到趙明明,驚喜:“趙明明哥哥,你回來啦?”
趙明明正在搬貨:“是啊,咱家的生意咋樣啊?”
年糕兒:“好著呢,果丹皮的錢差不多收回來了,趙明明哥哥,咱得進貨了!”
趙明明:“我剛回來呀!”
年糕兒:“果丹皮就剩十幾箱了,再不進貨就賣空啦。趙明明哥哥,你看這樣行不?晚上咱們給劉伯伯打個電話,讓劉伯伯今天就備貨,明天咱們去匯款,這樣劉伯伯的貨備好了,差不多錢也能收到了,咱們跟劉伯伯都是老熟人了,雙方都是想做生意的人,肯定不會騙人,你覺得行不?”
做批發生意的鋪子可不能斷貨呀!
趙明明聽說不用自己再出差,當時就同意了:“行,那下午咱們就去打電話!”
當天趙明明帶著年糕兒去村裡借電話,給果丹皮廠的劉廠長打了電話,讓對方抓緊備貨,他們明天就把貨款打過去。
雙方電話約定好,一個最快的速度發貨,一個最快的速度匯款,雙方計算的時間都差不多。
匯款一旦到賬,劉廠長那邊就及時發貨。
吃飯的時候,年糕兒問:“趙明明哥哥,你都跑了哪些地方啊?”
趙明明:“我在外頭跑了半個月,可以說是把外面有大大小小做批發的,人家和地方我都跑了一遍,我帶出去的兩箱貨,都讓人家品嚐完了。”
趙明明真是一刻都沒浪費,每天不是在人家批發市場對比價格,然後推薦自己的產品,就是在去批發市場的路上。
他為了宣傳果凍,順帶著果丹皮,可以說盡心盡力,充分發揮了主人翁的精神。
對此,年糕兒很滿意,給趙明明報銷的時候,還多付了一塊錢的辛苦費。
三天後,一車果丹皮送到了芋頭村,送貨的駕駛員拿著送貨單,趙明明以及村裡幫忙卸貨的人清點數量,發現數量沒錯後去在駕駛員的送貨單上簽字,證明收到的數量是對的。
年糕兒睜著大眼睛在旁邊看著,學到了,原來送貨還有送貨單呢。
駕駛員:麻煩這裡簽收一下。年糕兒:原來送貨還有送貨單啊!
又一個星期天的時候,年糕兒在批發鋪擺攤看店,店裡來了一個騎腳踏車的外地人,外地人的腳踏車後面綁了高高的貨物,看著像是搞推銷的。
外地人:“小孩,你家大人呢?這個是個批發鋪吧?”
年糕兒看了一下那人腳踏車後面綁的貨物,又看了看這個頭上戴著草帽,像是剛剛趕路停下的人,“大人送貨去了,待會兒就回來。”
集市上人多,有個人拉了平車來進貨,結果平車進不來,往裡拉的話一直挨人罵,沒辦法,趙明明和常娥就幫人把貨給送出去了,留年糕兒看店。
外地人:“哦哦,小孩兒,你家都做啥貨的生意啊?”
年糕兒說:“果凍和果丹皮,這些零食是零賣的。伯伯,你有啥事兒啊?”
外地人擺擺手:“沒啥事,我等你家大人來。”
年糕兒:“伯伯,你是要推銷啥產品不?”
外地人一愣,正式看向年糕兒:“喲,你這小孩,果然是做生意人家的小孩,還挺聰明的嘛,是啊,我是來推銷吸吸凍的,你家現在不是批發果凍嗎,我這是吸吸凍,你知道啥是吸吸凍不?”
年糕兒:“吸吸凍是拿著手裡,往嘴巴里吸的果凍嗎?”
外地人眼睛都亮了,急忙點頭說:“沒錯,這就是吸吸凍,你還挺知道的嘛。”
外地人說著,已經從車籃裡拿了四五根吸吸凍給年糕兒:“你嚐嚐好吃不好吃,回頭跟你爸你媽講,就說這個老好吃了,可以拿來賣。”
年糕兒接過來,放在小嘴裡咬瘋狂撕咬,咬了一個小洞後,又把小洞咬成大洞,終於吃到了裡面果凍,甜甜的,還有一股水果的味道。
年糕兒:“還行,挺好吃的。啥價啊?”
年糕兒問“啥價啊”這三個字的時候,問的又老練,又自然,把那外地人都問懵了,“啊?呃,我說了你又不懂,還是等你家大人來了再說吧。”
年糕兒:“伯伯你腳踏車都拉了這麼點兒貨,你就算放我這賣,也是我這個小賣鋪來賣,也搞不了批發,你告訴我一個實誠價,我可以慢慢看,要是賣的好的話,我家批發鋪說不定賣你的貨了。”
外地人:“……也是呢,那伯伯跟你報個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