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那人是用什麼卑鄙的方法偷取到勝利的!”一名海軍高官最先反應過來,憤怒的的大吼道。
早乙女搖了搖頭,說道:“事實上,根據第三艦隊上交的報告,這是一場一對三的戰列艦之間的對戰,雙方都沒有其它戰艦參與,而支那人的戰艦就是這麼以一敵三然後擊沉了我方‘榛名’、‘伊勢’、‘日向’三艦的。根據報告,支那戰列艦主炮的炮擊速度至少是正常值的一倍以上,而且異常精準,整個交戰過程彈如雨下,被第三艦隊的人稱呼為‘支那雨擊艦’,三艘戰艦不敵,最終全部被擊沉。在三艘戰列艦戰沉之後,由於支那‘瓊崖’艦仍然保有大部分戰力,所以最高戰力僅為重巡的第三艦隊參與艦隊選擇了撤退。”
伏見宮博恭王一下子跌倒在地,天見可憐,他才剛剛升任海軍軍令部總長啊,這次是他升官的答謝宴會好不好啊!現在出了這麼一個訊息,估計明天他就不再會是什麼海軍軍令部總長了,那麼,這個宴會應該是答謝和送行二合一宴會麼?
“明天,在我遞交辭呈之前,我會向天皇陛下申請派出‘長門’級!”伏見宮博恭王憤怒的低吼著,“長門”級作為天皇的“坐艦”按照傳統是非到亡國之類絕對緊要關頭不可動用的鎮山之寶,不管是出於什麼理由,只要還在乎自己的仕途的話就沒人敢提讓那兩艘寶貝參戰的提議的,這次伏見宮博恭王是自知無法善終,準備替繼任者攬下燙手山芋了。
於是,一支規模空前的日軍遠征艦隊緊鑼密鼓的籌備了起來,氣勢洶洶準備去捅陳旭初的菊花為自家兄弟報仇。
即使不用外情局的情報,陳旭初也知道日本人將會採取什麼動作,因此他早就準備好開溜了——以“瓊崖”目前的狀態他可是實在打不下去了,炮塔的故障似乎一直都修不好,情況時好時壞不能讓人放心,而且,由於支援十九路軍對日租界進行炮擊,“瓊崖”號主炮的炮管也差不多到壽命了,必須要回港更換炮管,再加上其餘艦隻大都負傷在身戰鬥力大減,所以陳旭初還是堅決奉行“小刀割肉,佔了便宜就走人”的信條,回應羅傑一日三道的“金牌”趕緊回港。
其實,羅傑之所以這麼著急將艦隊召喚回來還是害怕日本人腦袋一熱直接打上門來,儘管這種可能性不大,但對於日本這樣一個國家誰又能說的準呢?他們有理智這世界上的瘋子可就真不多了。
有了艦隊在家門口,日本人真要是打上門來心裡也有底不是?(未完待續)
第四十三幕 跳樑小醜
羅傑的辦公室裡,書桌上擺著慢慢一沓報紙,幾乎將整張桌子都淹沒了,報紙種類繁多,從《申報》、《大公報》之類的主流報紙再到各種不知道哪個夾角旮旯裡蹦出來的三流小報應有盡有,不過儘管報紙的種類繁雜,可這些報紙的頭版頭條都只有一個,那就是剛剛落幕的中日淞滬大海戰。
目光在這些報紙上掃了兩邊,羅傑臉上的表情顯得頗為怪異,這也怨不得他如此,實在因為這些報紙上面的文章有趣的緊。
大部分的報紙倒是很符合民眾的口味,對瓊崖東海艦隊在淞滬大敗日軍的訊息廣為報道,站在羅傑這邊大肆讚揚,各種溢美之詞毫不吝嗇的扔到羅傑身上。由於最後戰列艦對決的時候,整場戰鬥都是在尚海附近進行的,附近很多膽子大的人都乘船出海觀戰了,即便是沒有找到船的人也能在岸上看個大概。
正因為這場戰鬥幾乎是在尚海民眾的眼皮子底下進行直播的,這也就讓那些眼見為實的記者們有了大量的素材可以寫,一份份報紙上面關於戰鬥的新聞幾乎都可以當成小說來讀了,而且絕大部分的報道都有各自不同的側重,一篇和一篇都不一樣。
淞滬大海戰之後,一時之間民國各地走街串巷叫喊賣報的報童們居然成了最受歡迎的人物,人們也不管到底報童手裡拿著售賣的到底是哪一種報紙,只要看到報童的手中尚且還有未賣出去的報紙,便會快走幾步趕到報童的面前,張口先問一句“是海戰的訊息麼?”只要對方回答是,那麼甭管多少錢客人們都會豪爽的摸錢付賬,趕緊揣回去好生研讀一番。
由於海戰的資訊實在很多,大多數報社的記者都是親臨現場觀戰的,由此各個報社報道的重點也不盡相同,很多不差錢的人士更是幾乎將各種報紙都買了一個遍,為的就是從各個方面詳詳細細的將戰鬥場面瞭解一邊。然後找個茶館和圈子裡的朋友們一邊飲茶一邊探討這場戰鬥的得失影響,期間免不了時不時發出陣陣的讚歎。將羅傑,將東海艦隊,將“瓊崖”號還有將十九路軍的弟兄們全都捧上了天。
一場淞滬大海戰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