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風雲突變,大清朝廷與南明政權的主力之戰已分出勝負。各方勢力風起雲湧,但難以改變大清王庭隕落的厄運。
清朝的天空彷彿被一片陰霾所籠罩。清朝兩大主力被全殲,30萬精銳折損殆盡。這讓整個心向順治朝廷的人陷入了深深的恐慌。
“陛下,太后。明軍勢大,敵軍精銳之師不下70萬,我們還是撤回關外吧。”鰲拜躬身拜道。
“當真沒有迴旋餘地了麼?”孝莊太后柳眉深蹙,詢問道。
“陛下,太后。我軍兵力太分散了,機動兵力幾乎所剩無幾,還是早做打算為好。”鰲拜言辭懇切道。
大殿中,其餘大臣也是心灰意冷,特別是那些降將。他們如喪考妣,無力改變大清朝的頹勢。有的人心思活絡,已經準備再次反叛清廷了。
“女帝橫掃清軍兩大主力,殲敵30餘萬。北伐大業可期!”一個儒雅說書人久盼王師,激動道。
明軍再次大勝的訊息如狂風般迅速傳遍四方,北方清廷人心惶惶,大臣們議論紛紛,不知未來的命運將走向何方。
“我是不願退往遼東的,這裡是我的根。”一個漢人大臣道。
“是呀!那等苦寒之地,我的身子怎麼挺得住呢!”一個年老的滿人大臣道。
一個茶樓裡,八大皇商齊聚一堂,商量著今後的退路。
“大清式微,這該如何是好呀!”八大皇商的主事人齊聚一團,如熱鍋上的螞蟻。
“我們當呼籲朝廷,重整重兵,擊殺索超主力。”一個胖子主事道。
八大皇商願傾盡全力,幫助清朝廷反攻。但他們也擔心失敗,遭受大明女帝的清算。於是,各家陸續解散親眷。
為了多留條退路,有的隱姓埋名,有的逃亡了遼東。
......
在南明的朝堂上,氣氛卻截然不同。索超,這位備受尊崇的國師,眼神堅定地望著女帝,心中充滿了對北伐的渴望。
索超深知,大清遭受重創,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若不趁機北伐,收復失地,更待何時?
“陛下,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坐失北伐良機呀。”
索超起身回稟道,他的聲音沉穩而有力,充滿了決心。
索超從座位上站立起來,微微挺直脊樑,雙手抱拳,眼神中透露出對勝利的堅定信念。
女帝坐在龍椅上,面露難色。她心中雖也渴望早日北伐,光復大明的大好河山,但也擔憂國力是否能夠支撐如此浩大的北伐大業。
“國師,朕也想早日北伐,光復大明。不知我們現在的國力還能繼續支撐北伐大業麼?”
女帝的聲音中帶著一絲憂慮,她微微皺起眉頭,目光緊緊地盯著索超。
索超毫不猶豫地回答道:
“陛下不用擔心,臣麾下的三十五萬大軍無需朝廷提供糧草輜重。我會提前潛入敵城,到時和各位將軍裡應外合,必可輕鬆拿下清軍的城池。”
他的眼神中閃爍著自信的光芒,彷彿已經看到了勝利的曙光。
索超深知,民心思歸。北伐的關鍵在於出其不意,迅速攻佔敵軍城池。而他的計劃正是利用自己的特殊能力,為北伐大軍進城創造有利條件。
女帝聽了索超的話,心中稍安。她轉向秦良玉等人,問道:
“各位上將軍,你們有什麼看法?”
秦良玉站起身來,她身披鎧甲,英姿颯爽。
“臣也力主北伐,鄭將軍的水師不日抵達遼東。我們可以水陸並進,徹底收復失地!”
秦良玉的聲音堅定而果斷,她的眼神中充滿了對勝利的渴望。
秦良玉作為南明的名將,深知北伐的重要性。她渴望為國家收復失地,重振大明的雄風。
“陛下,南方各省拖欠的賦稅會陸續補上來,可以全力支援北伐大業。那些頑固不化者,我都統統捉拿了,還望陛下做主。”
張名振將軍道。他的臉上露出嚴肅的表情,眼神中透露出對國家的忠誠。
北伐需要充足的資金支援,而南方各省的賦稅是朝廷重要的經濟來源。他決心採取果斷措施,確保賦稅的順利收繳,為北伐大業提供堅實的經濟保障。
女帝聽了各位將軍的話,心中充滿了信心。她不再遲疑。
“好!北伐大業,就仰仗各位將軍了。”
女帝的聲音堅定而有力,她的眼神中充滿了對未來的期待。
索超雷厲風行,他深知時間緊迫,必須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