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禍不單行(1 / 2)

熹平二年癸丑,公元173年。

春,正月,大疫。大瘟疫爆發。各州郡的百姓中,身患惡疾的人難以計數,因病而亡者眾多。

六月,渤海地震。漢靈帝著司空楊賜處理抗災事宜,辦事不力,百姓流離失所,被免職。太常唐珍接任司空之職。

冬十二月,鮮卑寇幽,並二州。劫掠糧草錢財無數,漢靈帝大怒,太尉段熲被免,太常東海陳耽繼之。

流年不利,諸事不順。

東漢末年。內有外戚宦官專權,外有遊牧部落寇邊犯境。此時的東漢王朝猶如一個垂暮的老者,似乎積重難返。

花開花謝,星移斗轉。歷史長河洶湧澎湃,奔騰不息。漢靈帝劉宏是東漢這艘大船的舵手。

在大殿之上,一位頗具威嚴的男子矗立,他身高八尺,面龐黝黑短髯,身披赤黑色的帝王冕服。

“瘟疫!天災!敵襲!破事這麼多!朕沒有一天的安生日子。”漢靈帝氣急敗壞地凝視下方的公卿,大怒道。

東漢王朝風雨飄搖。腐敗的朝廷沒有及時賑災,解決百姓的民生問題,病死,餓死的百姓不計其數。大饑荒下,易子而食的現象多有發生。為了生存,各地的大小叛亂不斷,佔山為王的盜賊不計其數。

水可載舟,亦可覆舟,那些不關愛百姓的王朝,猶如被海浪拍打的沙堡,難以逃脫歷史週期律的魔咒。300年一個輪迴,這是資本富集到決裂的時間。

劉宏轉頭看向兩側的張讓和趙忠,示意道。

“張常侍是我公,趙常侍是我母。”

“各位公卿,接下來的事,就交給讓父了! 退朝!!”

漢靈帝曾經也想做個好皇帝,不過發現太累了,真不是人乾的事。以前的苦日子過怕了,沒有錢就沒有安全感,拼命賺錢才是正道。

“先帝真窮呀!過得什麼苦逼的日子,留下這麼一個爛攤子。”劉宏朝南宮走去,嘴裡碎碎念道。

漢桓帝一生可圈可點,被譽為殺虎破局的中興之主。不過第一次黨錮之禍後,他的風評也急轉直下。

天災和人禍,外敵,這是每個動盪王朝都需經歷的大考。沒有廉潔奉公的官員,沒有魄力的君王領袖,很容易造成百姓流離失所,天下大亂。

“天行有常,不以堯存,不以桀亡。應之以治則吉,應之以亂則兇。”

那些有能力的君王或領袖,善於審時度勢,制定出各種相匹配的措施,來扭轉各種不利的局面。

勸課農桑,富國強兵。休養生息,開源節流。治國當以李二,漢文帝和雍正帝為典範。

如今的漢靈帝已躺平,當皇帝是副業,賺錢才是他的頭等大事。

外戚與宦官勢力之間的爭鬥已經持續好幾代了,這邊剛消停,那邊又登場。人都是有私心的,有人的地方就有圈子。劉宏發覺自己也難以改變這樣的局面,不如選擇制衡兩方的力量。

劉宏好不容易熬到親政,今年才17歲的年紀。他才不想費那勞什子的心思去扭轉乾坤, 順其自然就好。

“反正今天的局面也不是他一朝造成的,佛系躺平大業好呀。只要不天下大亂,誰都別想忽悠朕的錢。”劉宏心中的底氣又足了。

近來宦官的權勢越來膨脹了,王甫這廝很活躍呀!不過有張讓和趙忠這兩個心腹,漢靈帝也安心。劉宏回到了寢宮,想了很多的事。

今年初,有相關官員告發侯覽獨攬大權、驕橫奢侈,劉宏知道後,下令收繳他的印信綬帶,侯覽自殺而死,那些阿諛奉承他的人全都被免除官職。

“大漢遭受外戚之禍的次數太多了!還是讓宦官集團與外戚繼續鬥下去吧。誰成為主導都不太好呀!”劉宏意味深長地說道。

當一個好皇帝是件苦差事!漢靈帝想扭轉這個局面。他掌權後,無大事基本不上朝。一切朝著小錢錢大業看齊。

三日後,同樣的地方同樣的人,劉宏又被拉來上朝了!

“各位公卿,今天又有何事要奏呀?!”劉宏不耐煩道。

“啟稟陛下!國不可無儲君!望陛下早日誕下皇子以安天下。”太尉陳耽語重心長道。

劉宏還未有兒子,宮中么蛾子不斷。不是劉宏不行,而是生的皇子連連夭折。他一度懷疑宋皇后也是鄧猛女,梁女瑩那樣的狠人。不過宋皇后誕生的皇子也夭折了,這讓漢靈帝迷上了鬼神之說。

皇儲是一國之根基,這些老狐狸想早點站隊。不少還派出漂亮的宗室之女,供漢靈帝擴充後宮之選。可漢靈帝覺得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書首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