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人齊解甲啊!皮將不存,毛焉附耶?天險何能敵重兵,天險從未保懦夫?陛下啊陛下,南唐後蜀,前車可鑑,遷都之論,是亡國之道,是奸邪佞臣才會說出這樣的話來啊!請陛下即刻下旨,親征澶州!”真宗聽著寇準一番話,一字字說來猶如千鈞之重,那“南唐後蜀,前車之鑑”“皮將不存,毛焉附耶”,更是一字字如同重錘打在他的心頭。“砰!”真宗拍案而起:“傳旨,令三省六部,準備御駕親征之事!”寇準只覺得一股血氣直衝頭頂,激動地重重磕下頭去,大聲高呼:“天子聖明,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眾臣齊聲高呼:“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真宗下旨,御駕親征。一言即出,舉朝震驚。真宗剛剛退回後宮,就見皇后郭氏,帶著滿宮妃嬪,跪了一地。真宗怔了一怔,忙去扶郭後:“皇后你這是做什麼?病了這麼久,身子還沒好呢?”郭後卻退後一步,重重地磕了一個響頭,沙啞著聲音道:“官家連自己的身子都不珍重,臣妾還要這個身子做什麼?官家,君子不立於危牆之下,便何況您一身系天下之安危,萬不可聽了妄人挑啜,親涉險地啊!”真宗臉微微一沉,道:“祖有明訓,後宮不得干政,皇后你忘記了嗎?”郭後磕頭泣道:“臣妾不敢幹政,臣妾、臣妾只是關心官家的安危,臣妾只求官家能夠平安無事啊!”真宗嘆了一口氣,道:“毛將不存,皮焉付耶?社稷有難,朕焉能置身事外?”郭後抬起淚眼,憤然道:“那文武百官呢,他們有什麼用?那百萬將士呢,做什麼去了?平日裡枉食國家奉祿,危難時竟然要天子親臨前線嗎?臣妾只是一婦人,臣妾等……”她哽咽著再也說不下去了,伸手一指身邊一齊跪著嗚嗚咽咽的後宮妃嬪們:“官家,你好狠心,就這麼撇下我們嗎?”真宗不由地向妃嬪群中看去,但見滿宮粉黛,皆含情哽咽,便是鐵石心兒也要搖上一搖。心裡一緊,不由地想從中尋找那熟悉的身影,仔細看了一看,卻不見劉娥。不知怎麼地,就鬆了一口氣:“難為她沒有跟著皇后胡鬧!”便立定了心腸,退了一步,對郭後道:“皇后有病,大石頭地裡就少跪著了。來人,扶皇后回宮,叫御醫好生看著!”說罷,拂袖而去。郭後望著他的背影,膝行兩步追呼道:“官家,官家——”見真宗頭也不回地去了,頓時覺得渾身無力,軟倒在地上。那張懷德隨真宗去了,周怔政留在當地,見狀忙上前扶起皇后,呼道:“娘娘,娘娘保重!”這邊侍女鶯兒也忙上前扶住,郭後長嘆一聲,軟軟地癱倒在鶯兒身上,遙望西邊嘉慶殿方向,道:“如今,也只有指望她能夠勸得動官家了,但願她真的知道應該怎麼做。”這邊真宗一徑去了嘉慶殿,直進內宮。卻見劉娥坐在那裡一臉嚴肅地正與雷允恭吩咐著什麼,見真宗到來,忙令他退下了。劉娥看到真宗一臉沉鬱,心知為了何事,便一句話也沒有多說,只是含笑迎上來,為真宗更衣,淨手,奉茶。真宗一肚子悶氣,前方軍情緊急,皇后一向賢惠,這時候卻也不知輕重,帶了一群妃嬪與他混鬧,正是發作不得時。卻見劉娥溫言軟語,半句不提不相關的事,只是小心服侍。喝了半盞茶後,這才微微氣平,問劉娥道:“朕一下朝,就被皇后帶著滿宮妃嬪給攔住了哭諫,你如何卻獨善其身了?”劉娥佯作吃驚:“啊,皇后她們真的這麼做了?”真宗反問:“你不知道?”劉娥含糊道:“皇后找過我,要我同她一起攔路跪諫。我想我等後宮妃嬪,或可婉勸,豈可硬諫?此非妾婦之道,因而不敢答應。原以為皇后會打消念頭,誰知道……”她勉強一笑道:“誰知道還真發生這種事了!”真宗嘆了一口氣:“這皇后,朕真不明白她是怎麼想的。該她插手的時候不插手,不該她插手的事亂插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