矢,齊力一聲吆喝,將這箭矢安放在弩架上。這三弓八牛床子弩的箭矢以硬木為杆,精鋼為簇,生鐵為翎,狀如標槍,三片鐵翎則像三把劍一樣,世稱“一槍三劍箭”。這樣力度的弩箭一旦射出,便是城下敵將穿著鐵鎧甲,手執盾牌擋阻,也難免盾碎甲裂,一命嗚呼。張環大喝一聲,眾兵士齊聲大喝,扳動索盤,但聽得軋軋連聲轉動,這床子弩已經在眾力之下緩緩張開了一大半。張環伏下身去,雙眼眯得只剩一條細縫,這細縫中卻聚集了所有的寒光殺氣。他的眼睛,從一槍三劍箭的尾部,成一條直線,以弩臂未尾一個突出的鐵製望山為校準,一直望到遠處的小山上。床子弩上有八道黑線,從兩百步到八百步各有刻度,越到中間,刻度越密,數百步的距離,有時候哪怕只是細如髮絲的一點偏差,那便是差之毫釐、繆以千里的不同了。事實上在六百步以上,就差不多要大半靠掌弩手個人的眼力手法和經驗,才能決定射出的成敗了。張環以望山為校準,緩緩地調整著高低角度,他似乎在看,但是人的眼力,能穿越這麼遠嗎?他的整個精氣神像是附在了這支弩箭的上面去,那亮晶晶的弩箭頭彷彿化為他的眼睛,在遙遠的曠野上尋找焦點。那一刻城牆已經不在,身邊的所有人馬也已經不在,甚至前面的一片曠野也已經不在,唯一清晰的只有那閃閃發光的弩箭頭,一直延伸到遠方的小山上。漸漸的,那喧天的黃塵在他的眼睛裡一寸寸變得清晰,那遠處極細小的兵馬人群,竟似乎大了一些,看得更清了一些。他看到那旆旗招展,看到那旗下遼將,也看到遼將前面整排的盾排兵擋在前面。他迸住呼吸,周圍所有的聲音似乎都消失了,只聽得自己的心在胸口跳動的聲音,響得像打鼓般的又急又快,只差一點就要撞破胸腔似的。他抿著嘴,將弩弓的角度微微抬高三分,弩箭走的是弧形,千步之外,什麼角度才是它的落點?張環眼中驀地一道精光閃過亮得駭人,低低地喝了一聲:“射——”語音未了,但見一道寒光離弦而出,彷彿一道銀光閃閃的白龍,直衝空中,撲向遠方那處小山。千步之遙,六尺弩箭,這銀光在空中只一閃便消失了,只一剎那功夫,那小山上的旆旗忽然一片亂倒,所有的人馬立時簇成一團。城頭上眾兵將一片歡呼:“射中了!”張環忽然間只覺得全身大汗淋漓,四肢彷彿不似自己的,全身脫力,緩緩坐倒。“好——”忽然聽得身後沉聲喝道。張環緩緩轉頭:“張大人!”張環的上司壽光節度使張光世已經站在他的身後,按住他的肩頭:“張環,好樣的!”回頭喝道:“開城,隨我出擊!“對方遼將不料身處射程之外,忽見六尺長的弩箭從天而降,直穿破數張盾牌,那餘力竟將那遼將直撞下馬來,不禁軍心大亂。方自驚魂未定時,澶州城開,張光世率軍撲擊過來,數千遼兵被打了個措手不及。張光世本衝著那為首的遼將而來,不料遼人悍不畏死,直將張光世軍隊拖住,卻有數名將士,搶了那受傷的遼將拼死衝殺出去。數千遼兵,大半戰死,只有數人被抓。當晚,御駕先鋒官石保吉已經得到信訊,已審問出受傷的遼將竟然是遼軍主帥,蕭太后最倚重的重臣蕭撻覽。訊息飛報御營,真宗得知大喜,立刻下令,連夜起營,快馬直向澶州而去。裡有關於床子弩的描寫,上次看到某寫宋朝的強人,說到床子弩射死蕭達攬的時候,左一箭右一箭把蕭達攬射成了刺猥,把我華麗麗地雷到了床子弩不說是宋代的導彈也算得上火箭炮級別了,你以為是手槍啊,可以把人射成蜂窩?床子弩有兩米多長,擦上個邊就能夠重傷致死了,可以左一下右一下地捱上幾十下,敢情蕭達攬是施瓦辛格的扮演的未來戰士? 第二日正午,已到澶州南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