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頁(2 / 2)

宗並未看到這一點,直到這一刻,他才明白了,他正是急需要這樣一個在風雲變幻中能夠安然把舵的人。沒過多久,一道聖旨下到穎州,升呂端為樞密直學士。呂端進京領職行事,未到一個月,又拜為參知政事。即使是如此飛速的提升,太宗仍然覺得擢升太遲了。不到一年,又拜為戶部侍郎、平章事,入閣拜相。那一個令百官震驚的“中書事必經呂端詳酌”旨意,是這樣一件政事引起的。那一日,李繼隆押解夏州李繼遷的母親上京,太宗召見寇準商議,意欲殺一儆佰,敲打李繼遷。旨意既定,寇準退出時,正遇到呂端,呂端見寇準神情凝重,心中起疑,上前追問道:“寇相,發生了什麼事情?”寇準正遲疑間,呂端更增疑心,問:“若是普通事務,則呂端不必與知,若是軍國大計,呂端備位宰相,不可不知。”寇準被這一逼,說出了真相:“官家問下官如何處置李繼遷之母?”呂端笑道:“如何處置?”寇準凌然道:“自然是斬於保安軍北門外,以戒凶逆。”呂端大驚:“此事萬萬不可,寇相稍待,等下官立刻進見官家,求官家收回成命。”這邊忙見了太宗,道:“昔年楚漢相爭,項羽抓得劉邦之父,以烹而食之來威脅劉邦,那劉邦竟然說:‘願分我一杯羹。’以漢高祖這樣的開國明君,臨陣都不顧其父,更何況李繼遷這樣反覆無常的悖逆之人?陛下今日殺其母,明日繼遷可擒乎?若其不然,徒結怨仇,愈堅其叛心爾。”太宗吃了一驚曰“然則何如?”呂端道:“以臣愚見,倒不如作為人質,置於延州。雖然未必能逼得李繼遷立刻歸降,但是他母親生死繫於我們之手,便可牽至於他不敢輕舉妄動。李母活著一日,李繼遷便不敢叛亂朝廷。”太宗拍案稱道:“此計甚好!”他看著呂端,沉吟半晌道:“你平時每事讓著寇準,都說你是個躲事的人,可是遇上大事,你卻不但躲,反而主動干涉,實是難得。人說呂端糊塗,依朕看來,呂端大事不糊塗呀!”呂端連忙下拜道:“臣惶恐!”太宗點了點頭:“一切依卿之計,你且退下。”呂端退出後,豎日,旨意下,寇準貶官,中書大事皆由呂端獨攬。然後,是曲江宴罷,太宗親自賜詩,上雲:“欲餌金鉤深未達,磻溪須問釣魚人。”太宗以姜子牙相比,自是囑他好好地輔佐太子,交託後事了。想到這裡,呂端的心沉重無比,大宋基業萬斤重擔,就要看他如何挑起了。正沉思間,忽然家人滾了進來報道:“相爺,太、太子來了!”呂端大驚,站了起來:“什麼?太子怎麼來了?”連忙叫人取來官帽戴好,正要出迎,卻見太子已經笑著帶了幾個隨從進來了。呂端連忙跪下相迎,身形未動,太子已經叫人扶住了他:“呂相不必多禮,原是我來得冒昧了。”呂端忙迎進太子,奉茶已畢,他便不開口,但聽太子道明來意。太子含笑道:“今日開封府事罷,車駕正經過呂相門前,隨便就進來看看呂相。不致嫌我冒昧嗎?”呂端連忙拱手:“呂端不敢!”心中暗自惴想,這東宮與自己的相府的路程相距如何倒是不知,卻原來唯有今天才讓太子順便路過了。(本章完)[( 大宋女主劉娥(05))]趙恆卻不說話,只是專心品茶好一會兒才道:“好茶,這是蜀茶吧!”呂端道:“是,這是上次曲江宴上,官家御賜的茶。”趙恆閒閒地把玩著手中的茶盞:“好茶,只可惜這茶盞粗了,配不得這上好的茶。我那裡前幾個月有人送了上好的建盞,明兒我叫人送到這裡來。”呂端站起謝道:“多謝太子好意,只是臣愚鈍,並不懂得茶與茶盞的好杯,只怕糟蹋瞭如此貴重的東西。”趙恆笑道:“左右不過是件物事,什麼糟蹋不糟蹋的。我倒認為,世間最可貴者糧食,最可重者人心,餘者珍寶器玩,不過是身外之物罷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