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頁(2 / 2)

言),不至於摔杯為號舉刀殺人,不至於天子一怒人頭滾滾,凡事,總要有個拿得上臺面的理由。比如說,政治派系失敗議罪的人,得挑出個他貪汙之罪辦了之類的。 風雷 三日後,劉太后與小皇帝坐承明殿,召集馮拯、曹利用等文武大臣上殿。 自真宗駕崩,或在朔望之日皇帝臨朝,或者有軍國大事太后召輔臣至資善堂或者崇政殿誶事,這般太后皇帝齊臨承明殿極少。眾臣已經知道丁謂出事,卻不知道事情輕重至如何地步,未免心中惴惴。 但聽得絳紗帳後,劉太后的聲音傳下:“你等但知丁謂與雷允恭擅移皇陵之罪,卻不知道他二人早有勾結。來人,將東西都呈上來。” 馮拯那日領旨,早已經雷允恭等人拿下,並查抄出無數東西來。這時候聽得太后下旨,便將從雷允恭家所抄得的東西與眾臣展閱。計有出丁謂委託雷允恭令後苑工匠打造金酒等上用禁器的密書,及雷允恭請託丁謂薦保管轄皇城司暨三司衙門的草稿等證物。 這些證物一一捧到眾臣面前,眾臣看了皆倒抽一口涼氣。 樞密使馮拯昨日失口為丁謂多說了一句話,惹得太后動怒,直問他是否是丁謂同黨,知道丁謂此番難逃一劫,此時見了這些證物,連忙跪下道:“自從大行皇帝駕崩,朝中政事統由丁謂、雷允恭兩個議定,都說是奉了太后旨意,臣等莫敢爭辨虛實,所以一概照行。葉曉得他這般交通雷允恭,欺上瞞下,實是其心可誅。今日幸而真相大白,實是太后聖明,臣等大幸。”他這一句話,把自己與其他臣子們的責任都輕輕卸了,大家一聽如釋重負,也連忙隨聲附和不已。 劉太后怒色稍解,道:“原來如此。先帝駕崩之後,丁謂議垂簾之制,說是由你們眾人議定,天子每月在朔望之日各臨朝一次,處理朝政。平時則將奏摺傳進大內,由我批閱之後,再傳到內閣。此後種種事宜,包括雷允恭等案,都說已與卿等討議停妥,所以我一概允准,而今對證起來,竟是他一人作為?” 王曾聞弦知音,忙介面道:“正是,當日朝議,諸位大人議定,乃是按東漢舊制,太后和萬歲每隔五日,齊御承明殿議事,如有軍國大事,由太后直接召輔臣奏對。不想丁謂擅以我們的名義謊奏太后,請太后明察。” 劉太后嗯了一聲,滿意地道:“這也罷了,可他二人連先帝陵寢都敢擅行改易。若非王曾按視明白,幾誤大事。這等臣子,真乃罪不容誅!” 侍中曹利用素來與丁謂交好,此時一聽大驚,忙出列道:“太后息怒,丁謂是先帝託孤之臣,雖然有罪,請按照律令儀功減罪。” 王曾大怒,出列道:“丁謂得罪宗廟,已對先帝不忠,何談託孤之臣,不能議罪,難道還能議功不成?” 曹利用大怒,他自恃澶淵之盟有功,連先帝都對他優容三分,再加上當年為樞密使時,與丁謂一起解決周懷政之亂,對劉太后立下大功。太后敬他三分,稱侍中而不名,連丁謂都不敢得罪他,今日竟受王曾這般無禮,怒道:“王曾,你自命清流,卻為了扳倒丁謂不擇手段構陷大臣,曹某一介武夫,也不屑與你同列!”轉向太后道:“太后,王曾此人心術不正,若讓他再立於朝堂之上,只怕本朝構陷之風,要從他這裡開始了!” “好了!”劉太后簾後冷喝一聲:“曹侍中,今日議的是丁謂之罪,你想扯到哪兒去?”轉頭令道:“馮拯!” 馮拯連忙上前:“臣在。” 劉太后輕籲一口氣:“繼續!” 眾臣這才繼續奏議,曹利用與王曾猶在怒目而視,劉太后大怒,拍案喝道:“一個無君無上的丁謂還在宮門外候罪,朝堂上還要再多兩個嗎?” 曹利用與王曾大驚,連忙伏地請罪,不敢再說一句話。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