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問題。秦香蘭那時候身上老長一些莫名的紅疹子,又痛又癢,怎麼擦藥都不行,西藥副作用大,只好請老中醫開了中藥吃。奇怪的是,老三一生下來,她身上的紅疹子莫名其妙就好了,一沒吃藥二沒打針。於是秦香蘭一口咬定:&ot;這孩子是帶著毒來的!&ot;這樣的孩子當然只配丟到鄉下。九歲時,老三才被父親接回城。她至今記得進門時,母親將她從頭到腳打量時的那眼神,極端的失望,當著她的面說,這麼個土孩子怎麼帶得出門?好在上帝保佑,這丫頭五官生得很好,一雙大眼忽閃明亮,面板不是寶寶霜擦出來的那種細嫩,是天生的水嫩,白裡透著淡淡的粉紅,這可是城裡長大的舒秦和舒睿也沒有的好面板。這多少讓母親安慰,女孩子只要長相好,就不愁沒個好前途,至少將來嫁個好人家是不成問題的。比如母親自己,雖出身貧寒,因嫁到舒家,不也進入了上流社會,成為堂堂離城師大舒校長的夫人嗎?說起舒家,從老太爺那一輩開始,就是當地的名門望族,舒曼爺爺年輕的時候留過洋,民國時期在政府裡還擔任過要職,後又涉足金融,從商多年,如果不是新中國成立後大部分產業充了公,或捐或贈,舒家還不止這一棟小樓。聽母親說,那時候舒家所住的桃李路半邊街都是爺爺的。一直到現在,伯伯和兩個叔叔都還在經商,唯有父親從文,在師大任校長至今,桃李遍天下。舒曼一直不明白的是,如此顯赫的家世,農村出身的母親是怎麼嫁進來的。每問到此母親總是含糊其辭,但可以肯定的是當年她和父親是自由戀愛,可能跟爺爺留過洋有關,思想很開明,並不講究門當戶對,但母親仍經常跟女兒們講,女人做得好不如嫁得好,當然前提是,一定要是天生麗質。的確,母親年輕的時候生得很美,她有足夠的資本得到父親的寵愛。從小到大,舒曼從未見父親對母親發過脾氣,每逢生日或是很特別的紀念日,父親還會送花給母親,老夫老妻比很多年輕的小夫妻還恩愛。三十多年養尊處優的生活,母親早已褪掉了農家女的痕跡,無論是衣著打扮,還是言談舉止,都是典型的城裡太太派頭。但母親的希望最終被打破,因為老三實在是稀泥巴糊不上牆。六年,母親耗費六年的時間想讓老三轉變為城裡的孩子,甚至還專門請了禮儀老師來教,可是徒勞無功,老三即便後來看上去是個城裡孩子了,可也僅僅是看上去,只要稍稍留意,這丫頭冥頑不化的種種陋習就顯現出來,吃沒個吃相,坐沒個坐相,怎麼看都像個野丫頭。舒家的孩子哪個不是教養極好,偏偏就老三沒規矩,比如她會在吃飯的時候突然哈哈大笑,噴出滿嘴的飯……於是本來一生無悔的母親有了生平最後悔的兩件事,一是生了老三,二是把老三送到鄉下。但對舒曼而言,母親的要求是一回事,她做不做是另一回事,隨心所yu的天xg豈是母親可以輕易改變得了的。舒曼對什麼都不在乎,整天樂呵呵的,沒心沒肺的樣子,除了外婆去世,在成年前幾乎沒為什麼事qg特別傷心過,天不怕地不怕,進城後第一天上學就跟同學打架,經常被同學家長和老師找上門她也覺得是件很好玩的事qg。兒時的記憶中,舒曼唯一覺得不好玩的就是彈鋼琴,厭惡到難以忍受,而那恰恰是母親要她轉變成城裡孩子的第一個步驟。舒曼有自己的樂器,一把老舊的二胡。她很小的時候就會拉二胡了,在鄉下學的。舒曼有事沒事就會拉上兩曲,舒家住的桃李街可是名流聚集的富人區,舒曼拉的二胡就跟要飯的是一個腔調,&ot;一聽你家老三拉琴就落淚&ot;,這是鄰居們說的。母親很不高興,非常厭惡舒曼拉琴,說女孩子拉二胡跟要飯似的,沒氣質。但父親卻喜歡聽女兒拉琴,他反駁妻子:&ot;二胡也是樂器的一種,還是民族jg髓呢,怎麼就是要飯的了?&ot;有父親撐腰,母親倒也沒再多說什麼,卻qiáng迫舒曼跟姐姐學鋼琴,她說女孩子彈鋼琴很優雅,將來會有好人緣。這話的弦外之音就是,女孩子學會了彈鋼琴就能找個好物件。舒曼開始寧死不屈,就是不肯學鋼琴,母親就威脅,如果不學鋼琴,就不準拉二胡。這招果然奏效,舒曼只得勉為其難地跟著姐姐一起學,音樂都是相通的,舒曼很快就學會了彈鋼琴,但也就是學會而已,舒曼知道她彈到嚥氣也超越不了姐姐。舒秦四歲就學琴,誰能趕得上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