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道堂明明不大,可因為這重重疊疊的巨樹遮著擋著,便成了一個世外桃源。這樣的地方,讓人緊張不起來。張綺開始還小心翼翼地走著,不時尋思著陛下所在。可走了二刻鐘後,她已沉浸在這一片蔥鬱中。又走了一刻鐘,一陣時斷時續的琴聲傳來,她順聲走去,終於透過重重樹影,看到那個坐在亭臺翠綠間的皇帝。張綺提步走去。皇帝只是一人,她不敢走得太近,便隔了二十步便是一福,恭敬地說道:&ldo;張氏阿綺見過陛下。&rdo;皇帝正在拔弄著琴絃,聽到她的聲音,他頭也不抬,&ldo;是張綺?&rdo;&ldo;是。&rdo;一陣時短時長的絃樂過後,皇帝終於抬起頭來,&ldo;走近一些。&rdo;&ldo;是。&rdo;皇帝盯著她,半晌後,他說道:&ldo;今日的阿綺,比那一晚上中看些。&rdo;雖說是中看些,也只是好了一點。根本入不了他的眼,張綺似是被他誇得有點羞澀,她的頭都低到胸口了。年輕俊郎的皇帝瞟了她一眼,微微蹙了蹙眉。他後宮佳麗無雙,徑日的對上那些美人,他的眼睛都刁了。又朝她盯了一陣,皇帝溫和地說道:&ldo;聽蕭莫說,《逍遙遊》的曲子是你所譜?便是那副繡畫,也是你所刺?&rdo;張綺低頭,嚅嚅地應道:&ldo;是。&rdo;皇帝畢竟是武將出身,他雖然有著文人的愛好,卻更有著武人的慡利。因此,比起張綺,他更喜歡那日宴會中當眾向廣陵王示好的王焰。此刻,見張綺這般怯懦遲鈍,皇帝有點不喜了。他皺著眉又說道:&ldo;聽人說,你識字不過數月?&rdo;張綺再次規矩得過於老實地應道:&ldo;是。&rdo;皇帝眉頭成結,終於不耐煩地揮了揮手,&ldo;沒事了,退下吧。&rdo;&ldo;是。&rdo;張綺緩緩向後退去。當她的身影消失在皇帝的視野中時,一個太監湊近來,對著陛下低語道:&ldo;這個小姑過於內秀了。&rdo;皇帝點了點頭。太監看了他一眼,又說道:&ldo;不過能作出《逍遙遊》和那等刺畫,倒也當得才女之稱。&rdo;皇帝回過頭來,他瞟了這太監一眼,冷冷說道:&ldo;阿綺一個小姑子,不知使了什麼手段,令朕的近侍也替她說話?&rdo;那太監正是收了張綺十兩黃金之人,他沒有想到皇帝會這麼一說,不由嚇得白了臉,撲通一聲他跪倒在地,連連磕頭,&ldo;奴婢不敢,……&rdo;皇帝揮了揮手,打斷他的話頭,淡淡說道:&ldo;那話沒有傳錯,她確實是才女。&rdo;把琴絃重新調了調,皇帝漫不經心地說道:&ldo;張氏這個小姑,看起來怯懦,實則是個有主見的。她敢見人便說,朕說她是才女,便是料定了朕不會追究。&rdo;笑了笑,年輕的皇帝不無遺撼地說道:&ldo;那一晚,連廣陵王也為她所動,蕭家莫郎更不用說了……朕還以為,此姝定是大有過人之處。&rdo;張綺的相貌,實在無趣,與她的才智根本不相符。讓他看了很失望。意興索然地說到這裡,皇帝站了起來,拂袖離去。張綺一步一步退去,一直退到再也看不到皇帝的影子,方才悄悄籲出一口長氣。她從皇帝的眼中看到了他的失望。讓他失望最好,她可不想入宮為妃。這時,領路的太監尖聲叫道:&ldo;走快些。&rdo;&ldo;是,是。&rdo;張綺低下頭,加快了腳步。半個時辰後,張綺來到馬車旁。她爬上馬車時,錯眼瞟到一個人影,不由訥訥問道:&ldo;敢問公公,使者們還沒有離開建康麼?&rdo;那太監不耐煩地瞟了她一眼,尖聲道:&ldo;快了。&rdo;原來真的還沒有離開,她一直呆在張氏大宅裡,都不知道這個訊息呢。張綺抬著頭,眼角的餘線正好瞟到幾個周地使者從正殿退出。這時,馬車順著御道,慢慢駛向宮城外。不一會,馬車駛出了大開的宮門。張綺剛剛把車簾掀開,伸出頭瞅了瞅,便聽到一個熟悉的,悅耳又低沉的聲音傳來,&ldo;張氏阿綺?&rdo;這聲音?張綺迅速轉頭,一看到來人,她嗖地睜大了眼。同樣坐在馬車中,玉冠束髮,身穿齊地官袍,卻照樣帷幄遮面的俊偉身影,可不正是廣陵王?竟然與他碰了個正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