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0頁(1 / 1)

小說:卿本風流 作者:林家成

這種承平太久才能有的腐朽,是多麼的美麗而令人嚮往啊。透過飄蕩的車簾,周氏少女看著馬車中相依相偎的兩人,嘟了嘟嘴,向周說道母親,他們真是來自胡地呢。&rdo;周點了點頭,她聽到女兒語氣中的鄙薄,不由瞪了她一眼,低聲道人家剛救了我們,你管他們來自哪裡?&rdo;轉眼,她又提醒道便是當今太后,當初不也身陷胡地?要不是一個仗義的遊俠把她送回,指不定她現在成了樣呢。以後啊,這種話不可亂說。&rdo;聽母親提到太后,周姓少女只得垂下頭,老老實實地應道我了。見女兒聽話,周微笑著點了點頭,她看向馮宛,又說道再說了,這馮如此丰姿,便是在胡地住過又樣?&rdo;這一次,少女沒有附合。抱著馮宛的衛子揚,出了一會神後,突然說道我們去建康吧。&rdo;對上驚異地看著的馮宛,他笑道阿宛不是一直想到建康去嗎?難得來一次,我們便在那裡住上一陣。順便,也給年老時,選一個落腳點。&rdo;馮宛聞言大喜,她雙眼亮晶晶地看著衛子揚,快樂地說道好。&rdo;衛子揚主意一定,便向下面吩咐了幾句。而馮宛,則是告知周,會與他們一路同行,一直到達建康為止。她的話一出,周的隊伍中,暴發出了一陣歡笑聲。眾人自從見到那三十騎的神勇後,便一直渴望他們能與同行。現在得償所願,頓時覺得前面不管遇到危險,那是再也不怕了。到了傍晚時,衛子揚半開玩笑地詢問馮宛,她的外祖父既然是晉人,不知家鄉在哪裡?要不要借這個機會祭祀一下祖先?話一說出,馮宛便黯然傷神。祖父當年離開故土,並且直到死,也沒有找到機會迴歸故地,他一直認為是不孝的。因此,關於故土的事,他對馮宛說得不多。也許說過,不過當時馮宛年歲太小,現在也記不來。三更送上,陳帳終於還清了,現在不欠大夥的了。回不回?太陽漸漸西沉。眾人選了一個適合紮營,開始埋鍋造飯,紮營休整。這些衛子揚的親衛是做慣了的,他們選了一個百步外的小山坡,不出二刻鐘,便把一切整理妥當。自始至終,馮宛和衛子揚兩人都是悠閒地坐在塌上,一邊品著小酒,一邊吹著夏日的清風。夏日傍晚時,本是蚊蠅最多的季節,可這些擅於行軍的將卒們,連附近的青糙都一一割去,還焚燒了去蚊的艾糙。觀察了一陣,周府管事湊近周,低聲說道,那個郎君不是大貴族出身,便是慣於行軍的將領。&rdo;他指著夕陽下,衣袂隨風,好不悠閒的兩人,細細說道那馮自不用說,那郎君,定是個在高位呆慣了的,你看他那頤指氣使,指點隨意的模樣。他們也不過是留宿一晚,便把整整百步方圓的青糙除了個乾淨,還有,你看那兩人閒適風流的動作,這哪裡是普通的人家能夠養出的。我想,如果是將領出身,多半粗魯不堪,哪裡會在居住之事上如此講究?看來看去,他們極有可能是大貴族。&rdo;周點了點頭,道我也是這樣想的。&rdo;她沉吟了一會,又說道有潁川馮氏,建康馮氏,南陽馮氏,陳郡馮氏……這位馮說她從胡地來,此言應當不假。只是她的家鄉,應是其中之一。&rdo;&ldo;,馮於我等有救命之恩,不妨上前致謝一番?&rdo;周點了點頭,回頭吩咐了一句。不一會,她的貼身婢女捧來兩個錦合。周緩緩站起,繫上一件外袍後,帶著管事和一眾子侄,緩步朝山坡上走來。馮宛背對著她們,還不曾,對面的衛子揚,已把酒斟晃了晃,不耐煩地說道他們了。&rdo;說罷,他把斗笠壓了壓。等那周的腳步聲傳來,馮宛這才微笑轉頭,見到周,她連忙站起。剛剛行了一禮,周已是搶先一步,朝她還以一禮,滿懷感激地說道今日之幸,莫過於遇到了。千萬不要多禮。&rdo;一邊說,她一邊示意婢女們上前,把錦盒放在一側,轉向馮宛,周恭敬地說道救命之恩,無以為報,小小敬意,還望不要嫌棄。&rdo;兩女在這裡你一言我一語地交流,那一側的衛子揚,卻是不耐地給斟了一杯酒,然後仰頭飲下!就在他抬頭飲酒的時候,馮宛和周同時,四周是陡然一靜!馮宛愕地回過頭來,目光掃過呆若木雞的眾世家子,她連忙看向衛子揚。正好,此刻的衛子揚仰著頭,那酒水順著那微抿的紅唇,那光潔的,弧度優美得難言難畫的下巴緩緩流下。然後,他低下頭,重新給滿上酒。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