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o;恩。&rdo;鄧太后也彷彿剛才的談話不曾存在一樣,笑道:&ldo;姐姐同意了。&rdo;她看著鄧九郎,溫聲問道:&ldo;九郎,你什麼時候把柳氏帶到宮裡來?我們商量一下成親的事。&rdo;鄧九郎想了想後,說道:&ldo;我去跟她說一說。&rdo;&ldo;那好。&rdo;一時之間,姐弟兩人有點相對無語。鄧九郎站了起來,朝著鄧太后行了一禮,道:&ldo;姐姐,九郎告退了。&rdo;&ldo;行了,你退下吧。&rdo;於是,在鄧太后的目光中,鄧九郎緩緩退了出來。在他離開時,鄧太后也提了步,看著她朝著命婦們的方向走去,鄧九郎蹙著眉峰,向著一側迎來的地五說道:&ldo;你覺得太后她,對柳氏真沒有殺心了?&rdo;地五看了太后的背影一眼,低聲說道:&ldo;我不知。&rdo;是的,他也不知。當下,鄧九郎輕嘆一聲,說道:&ldo;走,我們回吧。&rdo;不一會,他的馬車便出了宮城。接下來,鄧九郎卻三番四次地找著藉口,一直不曾把柳婧帶到宮裡來見過鄧太后。不過,柳婧雖是沒有帶,可他的兒子卻是經常帶的。對於這個長得極像鄧九郎的奶娃,鄧太后還是真喜歡,她高興起來,可以抱著孩子二個時辰不撒手。也因為喜歡,她暗中賞賜的東西,更是流水介地湧入白衣樓。因為這孩子是柳婧和鄧九郎在國孝期間生的,所以便是時常抱入宮中,也不曾向外人聲張。這國人的事就是這樣,一件事就算所有人都知道是怎麼回事,可你只要不明說出來,大家便一起裝聾作啞,一起笑著應付了事。也因為鄧太后對孩子實是太喜歡了,這種喜歡,甚至無法作偽,日漸一日的,鄧九郎和柳婧兩人,也漸漸放鬆了對她的警惕。而這時,在柳婧帶來的大巫們再三診治下,鄧母的病還是沒有找到原因,而她的生機,還是在一步一步流逝。自見到孫子後。放下心事的鄧母,生機流逝的速度直是ròu眼可見。而在這種情況下,這一天,鄧太后又把鄧九郎召入了宮中。就在鄧九郎出宮不久。鄧太后下了詔令,讓南越國和樂公主劉婧,嫁與交州刺史兼車騎將軍鄧擎為妻。太后在詔令中還說,因兩人早有數年前便有情誼,不過因國喪誤了婚事,現在洛陽實行嫁娶後。夫婦兩人便會放回交州,所以婚慶一事,一切從簡!這詔書說來說去,重點就在那&lso;從簡&rso;上,因為從簡,所以和樂公主的養父養母等親人,就不必千里迢迢的從交州趕來,畢竟,鄧母的病太重了,要是非要一板一眼的弄。只怕他們趕到時,鄧母已撐不住過逝了,如果那樣,鄧九郎又要守喪三年,這兩人的成婚,就更遙遙無期了。也因為從簡。所以封地財產都在交州的柳婧,其嫁妝也可以簡單些,也就是她就在洛陽置辦嫁妝便可。太后這個詔令,令得洛陽舉城鼎沸,聽著三三兩兩的閒話聲,地五大步走到柳婧面前,拱手說道:&ldo;和樂公主,恭喜了!&rdo;柳婧嫣然一笑。見她高興著,地五暗中想道:這兩人現在也都二十好幾了,再不趕緊成親。等鄧老夫人一過逝,九郎再來個守喪三年再成親,那就是三十了!真耽擱到三十才成親,雖說不是舉世罕有,也是少見的了。地五胡思亂想過後。一眼看到柳婧容光煥發,他連忙說道:&ldo;公主,黃道吉日已經看好了,婚禮就定在下個月十五。呃,你要不要置辦嫁妝?郎君讓我來幫你的忙,你需要麼?&rdo;柳婧連忙點頭,說道:&ldo;自是需要。&rdo;開玩笑,她可是嫁給鄧九郎哦,這嫁妝薄了,或者俗了,可都是會被人笑話的。而要在一個月不到的時間內,置辦到一份可以讓洛陽人滿意的嫁妝,那是要派出大量的人手,圍著洛陽豫州這等地方收羅奇珍異寶了。柳婧雖然而有時膽大得很,可現在談起自己的嫁妝,還不免有點羞澀。見她紅著臉只顧著笑,一側看了良久的霍焉走了近前,向著地五說道:&ldo;公主的錢財是我在管理,對於置辦嫁妝我也有點心得,地五將軍,咱們進去商討一下吧。&rdo;&ldo;也行。&rdo;地五點了點頭,與霍焉聯袂而去。鄧九郎要成親了!沸沸揚揚多年,就因為他單身,無數洛陽小姑一直都念著想著的鄧九郎,要成親了!真是普天同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