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格外逼真,讓人在畫面外都倒吸一口冷氣。他覺得這也沒什麼的,殺人也沒什麼的。畢竟他孤身一人,自己死了也無所謂。男主角什麼都沒有說,什麼都沒有做,可清晰地傳遞了這樣的資訊。後來發生了幾件事,在這段期間內,他又殺了一個商店的男主人。男主角攢了許多天的錢,買了一袋臨近過期的肥料,他興沖沖的到商店,想買一個紅陶的花盆。商店主人嫌男主角身上有味道,進他商店會影響生意,厲聲訓斥,他甚至把男主角手裡的肥料打翻在地。那是男主角渴盼許多天,好不容易攢錢求花店小姐低價賣給自己的一袋過期肥料。他想用它來給自己瘦弱的植物施肥,他太怕那株植物死掉了,因此跪在地上,慌張大吼,用手指摳落在地上的肥料。那肥料味道也不小,商店主人罵罵咧咧,衝回店裡拿起掃帚趕人。可流浪漢怎麼都不走,急怒之下,商店主人不僅踹斷了男主角的手臂,並且把門前的肥料掃開了。男主角大口喘息,宛若野獸。邢應苔甚至以為他會因呼吸急促而令他那單薄的胸腔炸裂。……再後來,男主角被關了起來。故事進展到了高潮。男主角沒有積蓄,無法請辯護律師,被法院指定了一位還沒出校門多久、剛剛開始工作的年輕女律師。女律師從小順風順水,養成她溫婉的性格,可牙尖嘴利,幾次會見男主角,把他問得啞口無言。男主角第一次和旁人如此親密接觸,那人傾聽自己說的話,沒有嘲諷,沒有鄙夷,更沒有毆打,只有耐心,只有細膩。更何況,這還是個只比他大幾歲的漂亮女性。每當她低頭記錄男主角的話時,男主角就會偏過頭,想跟她說更多的話,甚至願意向她傾訴一生。男主角的言語內容令女律師震驚,她沒想過人生竟可以悲慘至此。她鼓起全部鬥志,不求法院判他無罪,只求不要死刑,能保住一條命就好了。接下來女律師的辯論就摻雜了許多來自作者崇善的想法,他提出了一個可以廢除死刑的新觀點,那就是,崇善認為,每個犯罪背後,政府都應當或多或少承擔相應的責任。過分追究個人責任,會令人忽視犯罪背後真正的原因。沒有人能剝奪人的生命,自己不可以,國家也不可以。當然,崇善寫下這篇小說時年齡只有二十八歲,思想相較於之後更加稚嫩單薄。也不怪這篇小說剛一發表就遭到了猛烈的批判。許多人寫信給崇善說如果被害人是你的爸媽兄弟姐妹七大姑八大姨你就不會這麼說什麼的。崇善債多了不愁,被罵幾句也不生氣,畢竟他當初寫這篇小說就是想說幾句廢話,從來沒想過這事攤到自己或親人身上要不要讓加害人死,也沒想過一本充斥著廢話的無聊小說會被這麼多人關注。廢話是不需要考慮這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