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類刺繡特點鮮明, 男選手與女選手的風格也有很明顯的差別, 對於科普性和娛樂性自然大有好處,但在比賽評定上就頗叫評委頭疼了。花染這一場比賽是三號,在她之前的2號選手恰好是那位男性的粵繡選手。粵繡有潮繡和廣繡兩大分支, 傳說最初始於少民黎族,古時繡工大多為男性, 這在刺繡裡極其罕見。二號選手姓黎, 叫黎錦明, 來自g市繡品工藝廠,其祖上是極其有名的廣繡繡工。g市繡品工藝廠創立至今六十餘年,為廣繡的發展做出了極大的貢獻,在由於某些歷史原因而使廣繡差點成為絕學時,召集了一批藝術大師回廠帶徒授藝, 使得廣繡再次煥發生機。工藝廠於兩年前正式改制,這一次黎錦明能來參加比賽就是司瞳溝通邀請的結果。他不過三十出頭,在選手之中年紀不算大,而且身材高大相貌堂堂,站在舞臺上很是叫人眼前一亮。他這次的作品叫做《雀羽》,畫面主體是一隻展翅欲飛的雄孔雀,背景則是繁複華麗的花朵。主題的花鳥蟲魚並非要求選手要把這四個事物都放進同一幅作品之中,選手可以根據立意隨意挑選。由於時間緊迫,大多選手只挑了其中的一到兩個,黎錦明挑選的就是花鳥。粵繡以用線多樣,用色明快著稱,尤其擅長表現花鳥。黎錦明這次作品的新鮮之處在於,他直接用孔雀羽毛做成的線來表現孔雀,可謂栩栩如生效果華麗。評委們紛紛給出了很高的評價,對他大加讚賞。花染在他之後上臺,壓力可想而知。而且這次由於白書一要上課,無法現場為她加油,叫她特別沒底。還好沈深深沒有錯過這回的錄製,早早到了現場,暗戳戳為她鼓勁。舞臺上的燈光依舊刺眼,花染這次不像上次那麼無措,很快進入了狀態。在向評委和觀眾問好,又與主持人簡單地聊了幾句之後,作品被助手推上臺來。展現在臺上的是一副二十公分見方的繡品,底料為尼龍絹,展現在大家面前的這一面圖案背景應該是水邊,畫面中央有一叢荷花,幾朵花苞站著露水,將開未開。岸邊立著一隻鴉色水鳥,歪著長頸,目光似乎集中在這一從荷花之上。整幅作品色彩清麗淡雅,針法也不繁複,加上清晨水邊的背景,清新之意撲面而來。霍韓文首先開口道:“小花選手這幅作品很得蘇繡秀麗活潑之精髓,不過單純這樣看實在看不出什麼出挑的地方,你能為我們介紹一下它的特點嗎?”幾位評委之前就已經看過,自然知道這幅作品的特別之處,但為了節目效果,該演的戲還是要演下去。花染知道流程,比起之前從容不少,接道:“霍老師,在介紹之前,可以容許我移動一下展示架嗎?”“當然可以。”男主持人忙不迭上來幫忙,女主持人則先探頭到了背面,發出了驚呼。在展示架旋轉過來之後,大家見到了另一幅景象。一尾背金鯉魚潛伏於水中,一隻蜻蜓則懸浮在半空之中。“原來是雙面異色繡,這麼短時間內能繡出這樣的作品真是後生可畏啊。”王媛之點點頭露出了讚許之意,“花鳥蟲魚,之前的選手為了表現技藝和保持立意,只選擇了一到兩種事物,是什麼讓你寧願犧牲針法上的表現力也要把這幾種圖案都繡進作品裡的?”雙面異色繡固然叫人驚豔,但比賽之所以為比賽就是因為它是有時間限制的。花染的作品相較於前兩位著力於表現一樣事物的選手,針法上顯然簡練了不少。“我當初在構思的時候也煩惱了很久,到底該如何取捨。後來我記起蕭貞評委的話,覺得自己與其他前輩相比在技藝上沒有優勢,所以最終決定貫徹自己的構思。刺繡需要去驕去燥,同時也要耐心細緻,其實不大能適應我們這種型別的比賽。我相信其他選手有更強烈的感覺,比賽限制了他們實力的發揮,而這正是我拉近與他們差距的機會。”“所以你想要透過創意來彌補這些差距嗎?”蕭貞聽從了白書一的話,這一場比賽一直保持著微笑,只是配上她的問話以及上一場的表現,怎麼看怎麼讓人覺得她笑裡藏著刀。“我是如此希望的,只是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做到。”“異色繡確實不錯,說創意卻也太過,你把花鳥蟲魚分別繡在兩面,那這幅作品的立意又是什麼呢?”“這需要現場的一些配合我才能更好地解釋。”不得不說,花染的這個展示對節目來說效果拔群,導演都開始有些遺憾她在第三個就出場了。“花染你需要什麼配合就只管說吧。”男主持人很積極。花染說出自己的要求之後,燈光師逐漸減弱錄影棚裡的燈光,只將聚光燈保持在作品之上。光是從背面透過來的,尼龍絹薄透的材質在燈光照射之下清楚地映出了背面的圖案。蜻蜓立於荷尖之上,鯉魚藏於荷葉底下,而那隻水鳥引頸所向之處其實是背面鯉魚所在的地方。鯉魚藏於荷葉底,似乎也正覬覦著荷花之上的蜻蜓。新鮮,確實是新鮮。不止是表現方式新鮮,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