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就順著你媽的心意來吧。”說出最後一句話的時候,我心裡其實嘆了一口氣,我並不希望童望君留在她老家,希望她能夠來武昌,不管是對她而言,還是對我而言,或者是對孩子,其實來武昌是最好的選擇,但是當老人因為這個住進了醫院,如果我還童望君來武昌,對她而言太過殘忍了一些。我不希望童望君夾在中間難受,就只能主動的退一步。“你怎麼會突然說這樣的話,上次給你打電話的時候你不是還一直勸我,想要讓我到武昌去嗎?為什麼這會兒改變了主意,讓我不要跟我媽爭吵,讓我留在老家?”童望君說。“沒有什麼。”我沒有將吳曉文過來的事情跟童望君說,“只是覺得你如果很為難的話就留在老家吧,但是孩子我覺得最好還是讓她到武昌來比較好。”“我媽捨不得小樂。”童望君說。“我知道。”我點頭,“省會城市的教育水平比普通的地級市要好得多,為了孩子以後的發展,讓她到武昌來會好許多,這個事情也不用現在就下決定,可以再等一等,但是在小樂上小學的時候,最好能夠到武昌來。”小學之前童望君在家裡也可以教陳樂一些知識,但是不可能總是在家裡教孩子,人畢竟是群居生物,小孩最好是放到學校這樣的環境中,讓她與其他的小夥伴一起玩耍,一起學習,哪怕學習成績不是很好,但是性格至少不會變得非常的孤僻,不會發生什麼毛病。這點上,大多數年輕人其實比老年人做的要好。時代在進步,經驗這東西,並非越老越好,有些老人的經驗並不能適應時代的發展,而且或許還是錯誤的。“行,我知道。”童望君點頭。“什麼時候你有時間帶小樂回一趟鄂市吧,我爸媽有點想小樂了。”我說,“我昨天回鄂市的時候,我媽還跟我提了,她說好久沒有見到小樂,很想念她。”“等有時間了,我會帶小樂回去的。”童望君同意了,“你是不是在抽菸?”“偶爾抽一下,沒事的。”我說。“不要老是抽菸,抽菸有害健康,煙盒上面寫的那麼清楚的幾個字,你難道沒有看到嗎?”童望君跟我說,“你知道這幾個字的來歷嗎?”“能有什麼來歷?”我覺得這幾個字就是菸草局為了規避一些麻煩加上的,就好像公交車上貼的友情提示,謹防小偷,看好自己的財物,否則丟失物品概不負責一樣。有一些事情明明是他們的責任,可是寫上一句話就變成了消費者的責任,他們輕輕鬆鬆的就將責任推了出去。“煙盒上有這六個字,是因為有一個老頭經常抽菸,得了肺癌,去世了,老太太覺得這是菸草公司的責任,想盡了辦法跟菸草公司打官司,花費了很大的力氣才讓菸草公司在煙盒上面加上了這幾個字。”童望君跟我說,“我不希望你的身體健康出現狀況,人是很脆弱的,你現在年齡也不小了,30歲了,身體慢慢的在走下坡路,最好還是將煙戒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