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心底裡,朕知道這是奢望,畢竟從前沒有、千餘年後也沒有可供效仿的成功事例。然而低落下去的情緒卻不容易平復,以至於謝鏡愚察覺到了。等完成名單初稿,他擱下毛筆,輕聲問:“陛下今日心情不高?”“沒有的事。”朕當然不會承認。謝鏡愚目不轉睛地凝視了朕一會兒。“……是因為臣剛剛說的話麼?”他面上的關切更明顯了一些,還有點自責。“是臣不對,陛下不要放在心上。”朕就見不得他這樣,那一小股剛冒頭的心煩意亂立時就被朕按了回去。“朕都說了沒有,別什麼事都往自己身上攬。”朕急著找個新方向,但凌煙閣裡都是正經嚴肅的玩意兒,不適合調節氣氛。忽而,朕眼角餘光瞥見牆上父皇的墨寶,立即心生一計:“謝相,你臨過蘭亭序麼?”話題轉換生硬得朕自己都忍不住嫌棄,但好在丟擲的餌有足夠的誘惑力——只要識字,誰都抵擋不了一睹書聖真跡的衝動。“久聞其名,不見其容。”謝鏡愚回答,眼睛微微亮了。“那今日正好讓謝相見識一番。”朕笑道,而後命劉瑾去把帖子拿來。蘭亭序是朕最常臨摹的真跡之一,東西很快就擺在了桌案上。自卷軸展開起,謝鏡愚就一瞬不瞬地盯著看,連呼吸都下意識地放輕了。待到完全展露時,他幾乎被他所看見的鎮住,半晌一動不動。“謝相覺得如何?”朕笑問。“通篇遒媚飄逸,有如神人相助。”謝鏡愚喃喃,眼睛根本捨不得從行書上移開,“王右軍為歷朝歷代名士盛讚,如今有幸親眼得見,果真名不虛傳。”注意力轉移得相當徹底,朕非常滿意。“紙筆都是現成的,謝相要不要試試?”對著名家真跡,說不躍躍欲試是不可能的;況且,因著出身,謝鏡愚自小在書法上花了不少功夫。此時被朕提醒,他立即提筆沾墨。但只落了“永和九年”四字,他就停了下來,搖頭道:“不見其形,更無其神。”言語之間,甚是挑剔。朕原本站在桌案前,聞言繞了過去,同謝鏡愚一同端詳那幾個字。“要朕說,謝相的要求可能高了點。”朕 此去江南, 路途是去洛府的三倍有餘。因著遙遠,隨行的人員車馬之類比去洛府時多了不少;也因著遙遠, 路上就不能隨便耽擱——按正常速度計算, 再回到興京時可能已經十月;若是再慢,就要耽擱十一月中旬的冬至大朝了。故而,雖然朕很想繞個小彎到蒲州去看新修好的永濟渠, 但心裡也知道,只能等回程時瞧瞧有沒有空出的日子。一路都沒耽擱,自然也是有好處的。五月初四,車隊浩浩蕩蕩地進了汴州城門。次日正是端午,汴州都督陳兆祥早就準備好了一切, 就等朕親臨。朕下江南的路線基本是照著運河走勢來的,汴州也是如此。實際上, 前朝修建運河時, 因地制宜,將貫穿汴州的汴河拓寬疏浚,將其改成運河的前半段。自洛府到揚府,運河聯通了洛水和淮水, 此段稱通濟渠;中間一截藉助淮水通航;至於後半段,從山陽到江都稱作邗溝,江都再到餘杭的部分稱作江南河。另外,前朝在運河沿岸設有驛站八十餘處, 每兩處驛站之間都設有簡易行宮。兩岸修建護堤,水闊和水深都足以全線通行御舟。雖然因為多處擁塞, 這會兒全線通行御舟是痴人說夢;但汴州是個中州,下轄四州,富庶繁榮不在話下,自然不可能放任城中運河堵塞。更別提朕早一個月就說了要下江南——陳兆祥不僅將沿河兩岸整飭一新,還在岸邊視野開闊處立起了彩臺。若朕想要觀賞端午賽舟,那彩臺就是絕佳的去處。另外,他也準備了龍舟,以防朕想要乘船沿河遊覽汴州城。端午當日要往水裡丟的粽子自然也是有的,還都規規矩矩地包成牛角形狀、再用五色絲線繫好,挑不出一絲毛病來。不提別的,至少朕確實很願意乘船沿河遊覽汴州城。端午當日一大早,朕就帶著一干京官登上了龍舟。單單遊歷城內的運河,耗時不算長。等朕再到彩臺上時,龍舟賽還沒開始。“因在匆忙之間,所備粗鄙簡陋,還望陛下恕罪。”沒等朕完全入座,陳兆祥就忙不迭地告罪。朕能理解他的惴惴不安,畢竟剛剛那條龍舟確實不符合給天子用的標準。但他也說得對,哪個州縣會沒事準備一條御舟、就等著朕視察時拖出來用?一個月趕工也趕不出來啊!再者說了,只要理由充分、不會讓御史參一本,朕並不在乎龍舟夠不夠寬敞、夠不夠豪華。“起來罷。”朕擺了擺手,“汴州運河通航無礙,那洧州、杞州、陳州呢?”洧州、杞州、陳州正是汴州所轄的另外三州。陳兆祥立刻回答:“臣已命人細細考察三州河情,並一一記錄在案。”他小幅招手,身後就有人奉上了三大箱文冊。“陛下,現在就開始麼?”朕對那幾口箱子不太意外。這種用腳趾頭想都知道朕會問的東西,陳兆祥肯定準備了。但從他小心翼翼地觀察朕身側大臣的表情上判斷,他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