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把嚴同復叫來,讓他近日多派些便衣上街,瞧瞧能不能揪出吐蕃的探子。這種潛臺詞不是人人都讀得出,但謝鏡愚的神情已然轉做沉思,想必有些動搖了。朕說要去之前就已經預料到,朝中最大的反對聲絕對是謝鏡愚。只要把他說服,其他人不是什麼大問題。“再叫隴右及附近州府互相派兵,做出兵力調動之象,就能更好地障人耳目。”朕再接再厲道,“與此同時,在座幾位將軍都率兵前往劍南,也就不那麼扎眼了。”被點名的將軍們紛紛交換目光,也思索起來。崔英張了好幾次口,又閉上,最後歎服:“陛下思慮周全,臣望塵莫及。”其他幾人也陸續點頭,包括魏驥。朕即刻拍手,示意劉瑾把早已準備好的虎符呈上來,命四位將軍連夜召集兵馬趕往劍南道。為搶在吐蕃偷襲之前抵達,自然要爭分奪秒:他們領了朕的口諭,便立即退下去點兵。剩下的幾位大臣見得如此,再遲鈍也明白,朕早就鐵了心。王若鈞看了看仍舊不說話的謝鏡愚,又瞄了瞄能不說話就不說話的曹矩,再次擔起重任。“陛下,臣素來對帶兵打仗半分不懂,故而只能仰仗諸位將軍的判斷。既然諸位將軍都贊同陛下的排程,臣也沒有意見。可是,關於陛下的聲東擊西之計,臣仍覺得有些不妥。”朕就知道文官比較難搞。“請王相明言,朕自當認真考慮。”“陛下體恤前線將士,想要親臨以振士氣,自然是好事。然而陛下乃萬金之體,等閒不可出什麼差池。疊府雖不是前線,但近日怕也有些動盪。臣以為,既然有諸位將士相護,陛下坐鎮其後、運籌帷幄即可。”曹矩立刻附和般地點了點頭,謝鏡愚仍舊不表態。“朕知道,王相這是在為朕考慮。但王相可曾想過,連實地都沒去過的人,又如何談得上運籌帷幄?朕剛剛確實提了三點,崔將軍幾人也都認可了,然而那只是上層的東西。具體要如何打,最終還是要多討論,再結合實際情況,才能做最後論斷。“另外,朕的命令若想落到實處,還要靠諸位有經驗的將士來執行。有何不妥或是不可行之處,也只有他們知道。退一萬步說,即便這次能行,下次也不見得能行。若是長此以往,必將落得個紙上談兵的後果。”王若鈞被朕的紙上談兵之論駁得啞口無言。好半天,他才重新開口:“若陛下去了益府,怕是沒有月不能回京。那此間京中事務……”“無關重要之事,朕就要請王相代為操勞了。若有急件,就同上次洛府一般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