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是流言,倒也不完全空穴來風。雍蒙自小深受楊昭容教導,溫文爾雅,書畫雙絕,堪稱朕的諸位兄弟中一等一有才華的。至於容貌,有那麼個傾國傾城的孃親在,他想不長得好看都不行。就算是朕也得坦白承認,雍蒙是第一個朕能切身體會到什麼叫“公子世無雙”的人。實際上,謝鏡愚還沒到興京時,百姓心目中的國都第一男神非他莫屬。那句話怎麼說來著,“一見魏王誤終身”?即便到如今,他的魏王府依舊是文人墨客競相投效的無上之地。若不是雍蒙不愛出門、素行低調,實在可以和謝鏡愚打個南北對臺。朕早前便知道有好事之人如此希望,此時又見到他,也不能免俗地將兩人比較了一番。最終結論麼……一個是朕的四哥,一個是朕的臣子,身份地位本就有差別,沒法放在一塊兒比。雍至見朕下輦,急忙迎上前來,頗是噓寒問暖了一番。有他帶頭,諸位親王也跟著一番慰問。朕隨口寒暄,等輪到雍顯、雍無咎的時候,便提前告訴他們,封號朕都想好了,他們倆就等著上冬至的大朝會吧。朕不在興京的三四個月裡,禮部已經在準備一應事項,他們自然知道。但聽聞正式封王就是一月之內的事情,兩人的興奮之情依舊溢於言表,趕忙謝恩。“陛下素來寬厚仁德,待諸位兄弟尤其親厚,實在是我等的福氣。”雍蒙笑稱。聞言,朕特意瞧了他一眼。他和雍至、雍桓同年而生,弱冠時一同封王一同娶妻。彼年朕連太子都不是,實在不敢腆著臉自誇待他親厚。便是再往前,朕也沒和他同個太傅,平素宮中走動稀鬆平常。八成又是什麼周到的禮儀吧,朕心想。況且,如若朕的諸位兄弟們知道是朕向父皇提了親王遙領刺史的建議,怕是恨朕都來不及呢,還談什麼兄弟情深?但說到這遙領刺史,能防親王叛亂,卻防不了地方藩鎮。可能也得改改,找個好時機,把各地節度使手中剩餘的軍權收上來才是。最後,若想要真正治本,必須親立君威;這個就難太多了,需要好好謀劃……“……陛下?”雍蒙輕聲喚了一句。朕還沒完全走神,聞言立即笑了笑。“本就是一家人,四哥說什麼客氣話?”“陛下說得極是!”雍至熱情地介面,“今年的大朝會,不僅有陛下和我們幾個,還有七弟八弟,實在熱鬧得很!”他又瞧了瞧雍蒙,拍掌笑道:“前兩年戰事吃緊,陛下不得不罷了大朝會;如今心腹大患已除,四弟,你的多年心願很快便能實現了!”“哦?是什麼?”朕從沒聽說雍蒙還有個多年心願,頗為好奇。雍蒙微瞪了雍至一眼,才恭謹道:“回陛下,也不是什麼多年心願。只是臣素聞謝相才名,想要討教一二,卻苦於無以得交,心中便常常遺憾。”這個……乍一聽令人驚訝,仔細想想卻在情理之中。如果朕是雍蒙,怕也是很想認識一下後來居上的謝鏡愚。“這話怎麼說的?”朕也笑,“你堂堂一個魏王,謝鳳閣難道敢把你關在門外不成?”“臣也未嘗不如此想。”雍蒙輕聲嘆氣,“然而謝相忙於政務,日日都不在府中,臣總不能在宮門外守著他吧?”朕素來是知道謝鏡愚不愛交遊的。結黨營私本就是官員大忌,更何況他身份敏感;為求自保,他肯定得拿出個態度來——不請客、不赴宴,私交慎之又慎,便是他的態度。即便雍蒙遞帖或者叫他上門拜見,他必然也要推脫。另外,雖然朕從沒聽說雍蒙有異心,但文人墨客從來都不是易與之輩;要麼自恃才高八斗,要麼唯我孤芳自賞。雍蒙在他們之中口碑極高,即便稱不上長袖善舞,也至少是八面玲瓏。如此一個人,不可能什麼也不做就來找朕訴苦,搞不好已經在謝鏡愚那兒碰了好幾個軟釘子。朕必須得說,這招棋還是很妙的。謝鏡愚不愛交遊,本質還是怕朕起疑心;雍蒙便直接找到朕,說他想和謝鏡愚談點風花雪月的詩詞歌賦,理由甚是冠冕堂皇……“看來倒是朕給謝鳳閣太多事情了,”朕笑著自責,“竟然只能讓四哥在大朝會上見上謝鳳閣一面。謝鳳閣,”朕提了提聲音,“到朕這兒來。”隨行官員本就跟在朕身後,謝鏡愚官階高、站得近,應當已經聽到一些了。“臣見過陛下和諸位殿下。”他上前兩步,語氣恭敬,與平常殊無二致。朕給他們互相介紹了下,末了對雍蒙說:“四哥,人朕已經給你帶到了。其後如何,朕可管不著你們。”雍蒙也甚是乖覺。“若是臣才學有虧,謝相看不上眼,那自然都算臣的錯。”這話說得可真是客氣,朕總算明白雍蒙的好名聲是怎麼來的了——把自己擺得如此之低,禮賢下士都不足以形容吧?“魏王殿下乃天潢貴胄,加之才名遠揚,只怕是臣高攀不起。”朕正暗自嘀咕著,就聽到謝鏡愚這麼一句,差點沒笑出來。一句客氣話是客氣,兩句客氣話也是客氣,但兩句差不多的客氣話就像是互懟了。即便在場的都是人精,氣氛也一時僵冷。朕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