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使勁回憶了一下。這種感覺不像是空穴來風,朕大概忽略了什麼。朕要謝鏡愚給黨和女兒物色個合適的婆家,他堅辭不肯,在朕的逼問下才說了幾句——“若是於私,臣只希望陛下不要納她入宮……這確是臣的私心。”前後串聯,朕忽而明白過來。謝鏡愚所說的“她”,並不是特指黨和的女兒,而是個對所有後宮女子的泛指。他自知這麼說太過逾越,便簡略了。說實話,若是可能,朕也不想浪費時間精力以及國庫金錢在往後宮添幾個註定沒用的女人上。但這是演戲的最低限度;更重要的是,也是宗室和朝臣能接受的最低限度。社稷為重,朕清楚這點,他也清楚。所以朕提了,而他沒反對。想到此處,朕不由在心裡嘆了口氣。就如朕在西繡嶺山道上所說的,不同常理之事,本就全是麻煩。天子也不能保證諸事盡如人意,朕與他都只能盡力。此二事暫時告一段落,朕便擱置不想,轉而關注其餘的。不管雍蒙到底為何攤牌,他的能力都毋庸置疑。一個來月的功夫,吏部諸事全都趕上了進度,還帶著禮部的進度一同加快,朝野之上莫不交口稱讚。當然,他們誇雍蒙的時候必定還要再誇朕英明神武。但朕就隨便聽聽:因為朕估計著,這事兒沒完,雍蒙之後還會再找朕。另外,在元日大朝會之後,番邦使者陸續離開興京,松仁松贊也是。他走之前,朕又見了他短暫一面。都是些流於形式的話,乏善可陳,畢竟在那之前朕已經私底下交代過李囿注意事項了。最後,武將。回紇之事,朕交給了黨和,他滿口應下。必須插一句,就衝他這忠心能幹的勁兒,朕也得給他女兒找個好物件。至於朕單獨交代的另一人,則是慕容起。他原本打算隨同李囿、徐應驍等人回劍南道,但朕預備調他去豐府。“豐府?”慕容起這一驚非同小可,從他猛抬的腦袋就能看出來。豐府地處關內道,位於中西受降城之間,再往北不遠就是與原匈奴的交界之處。橫塞軍主力駐紮於此,與左右定遠軍、三座受降城連成一片,正是本朝北鎮重地。雖說豐府可算興京極北門戶,但遠及不上隴右。隴右北接匈奴南接吐蕃,還擔著一條絲綢之路,等閒怠慢不得;而匈奴滅了之後,豐府的防禦任務變輕,兵量隨即下跌。簡單來說,豐府駐軍目前很輕鬆。在這種情況下,朕還要往豐府派新的將軍,背後用意值得深思。朕也不打算說得太明白。“在對吐蕃的一戰中,若不是慕容將軍率軍堵截後路,恐怕不能取得如此大勝。如今松仁松贊俯首稱臣,也有慕容將軍的功勞。”“陛下謬讚。”慕容起客氣推辭,略有異色的眼珠卻直直地望著朕,顯然還沒從驚訝中回過神,“敢問陛下,為何要臣去豐府?”“吐蕃既已平定,朕瞧著,慕容將軍留在劍南道也是大材小用。”朕坦然自若地迎著他的視線,“還不若前往豐府,替朕好好練一支鐵騎出來。”慕容起嘴唇無聲地動了動,看著像是在重複“鐵騎”兩字。“陛下,”他思索著問,語速極慢,“此舉是否為了防回紇?”他到興京時日不久,卻已經從南疆瞭解到了北疆……朕一揚眉,心道朕果然沒選錯人。“黨將軍已然領命。”黨和的名字似乎給慕容起帶來了更大的震動。“黨將軍?”他的驚訝剋制不住地溢位眼角眉梢,“朝中將領眾多,陛下為何選臣配合黨將軍?”“若慕容將軍有所憂慮,大可明言。”慕容起遲疑一瞬,還是說道:“臣在劍南道只能算剛立穩腳跟,到豐府後更是毫無根基。更何況,若陛下想要練兵防回紇,定然一呼百應,如何輪得到臣?”“你怕兵將不服?”朕反問。慕容起猶豫著點頭。“是。”“你覺得你不能讓他們服?”朕又問,幾近激將。事關面子,慕容起這頭就點不下去了。“那倒未必。然而……”但朕打斷了他。“說到騎兵,你認為朝中還有哪位將領比你更擅長?”“這……”慕容起 其後幾日, 受命外臣奔赴各地不提。上元過後,愈來愈多的事務開始提上日程, 大都是雷打不動的安排。論其中最引人注目的, 其一自然是春社,其二則是春試。朕對祭祀郊社之事向來抱著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態度,便讓太常寺卿照常例辦理。與春社相比, 春試就完全不同了,更不用提朕夢見了兩個還沒見到人的名字。因此,朕還讓禮部杜見知先行呈上各地秋試中選之人的名單。然而,裡頭並沒有叫李簡光的,姓花的單字之人也沒有。朕不由懷疑, 這可能也算是心急吃不了熱豆腐的一種。既然如此,朕只能把更多的心思放在其餘事情上。鑑於農時將至, 司農卿焦平、工部張繼、戶部姜瀚寧便成了朕最近的重點關注物件, 幾乎日日早朝後都要被朕留下議事,幾個宰相也一起。如此這般,沒過多久,大臣們就都知道了朕重農務本的決心。畢竟, 不管是練鐵騎還是修水利都需要錢,而國庫裡的錢大都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