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然這等好料子弄壞了可惜。盧嬌好容易鬆了口氣,等她收拾好了又一起去香粉宅送貨。越靠近年關越熱鬧,街上行人就多了好些,不光有本地百姓,還有好些過來大肆採買年貨的外來人口,穿著打扮各異,一張嘴南腔北調十分有趣。老遠就見香粉宅外頭停了幾輛車轎,上綴瓔珞流蘇,都甚是講究,立在一旁的小廝穿著打扮也不俗,規矩的很,想來是哪些富貴人家的。胭脂和盧嬌進去的時候,裡間已坐了六七位貴婦,都是披金戴銀的,這會兒茶果也顧不上吃,正甩著手帕子,七嘴八舌的追著張掌櫃的問:“掌櫃的,今兒這是第幾日了?怎的還沒有麼?”“買賣不是這樣做的!胃口也不是這麼吊的!若一味哄騙,往後我們也就不來了。”“正是這個理兒,我可是聽說了,前兒高夫人才打發人過來拿了瓶手脂,如何就沒了?”“我們自然是不比高大人的寶眷,哼哼。”“可不是?五日前我打發小丫頭來問,你信誓旦旦的說什麼不出幾日就有,又有什麼叫油胭脂的,吹得天花亂墜,可如今倒好,莫說油胭脂,我連個油瓶兒的影兒都沒瞧見!”一水兒的官太太,攀比的就是吃穿用度,前幾日有人忽然發現高夫人尤其愛顯擺自己的手,她們瞧了之後發現果然又白又嫩又細又滑,難得竟沒有一點兒藥油味兒,便都動了心思。且不說如今市面上的手脂原本算作是藥品,不用吧,肌膚受不住;用了吧,走到哪兒都容易被人當成是病秧子藥罐子!尤其是一群人湊到一處時,因方子不同,藥材有別,有的苦有的酸,還有的乾脆帶點兒若有似無的臭味兒,不得不多多的撒些香粉香露遮掩,多種味道混雜在一處,當真銷魂的緊。她們都是不缺錢的,既然有又香又好用的上等手脂,誰還願意用那臭烘烘的呢?故而再看原先那些藥鋪裡出來的手脂、手膏子,難免有些瞧不大上了。這些人素日裡都是體面慣了的,哪裡甘於人後?一傳十十傳百,不光官宦圈子,有些訊息靈通的富商家裡也聽到風聲,就都打發人來香粉宅買。有人買回去就迫不及待的用了,見果然效力出眾,不免叫人再買第二回 。因胭脂那次送來的本就不多,一來二去的,晚來的富家太太們就撲了個空,只好眼巴巴的看著周圍的人炫耀,自然不樂意。張掌櫃這幾日著實焦頭爛額,又因約定日子沒到,也不好上門催,只好陪著笑臉敷衍。正一籌莫展之際,一抬頭,眼前站的可不就是救星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