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李昭在之前就想過,這次改革涉及的人多,地位比稅改涉及的那些人地位高,但是其實都不是可以顛覆王朝的根基人員。改他們更容易。一定要改,不用害怕的改。李昭讓秦姑姑把她起草的交易法案拿過來。之前在宮裡她看了刑部的那些法規,涉及到經濟法的非常少。所以她就憑著自己的經驗寫了,她不是法學厲害人物,她只是研究社會現象的人,所以肯定很多漏洞。秦姑姑拿來後她讓李楊二人看,然後道:“拍板敲定的決策權還在幾位老爺手裡,我這個,刑部可以當作參考。”李楊二人隨手翻了翻,見有的條規把戶部也都參與進來,加上御史給事中屬於監管實行的部門,做到了有冤有地伸,朝廷必須管,如果處理不公,還有御史監督督察院稽核,相當於殺人放火的罪行來辦案了。這也太重視了。二人驚訝的還不止於此,以前他們只知道皇后奸詐主意多。但是一個女人,能懂得司法的事,這一件超出了聰明女人的範疇之外,這比有些男人都精明務實啊。二人看完竟一時間說不出來話。李昭是個喜歡掌控局面的人,制度實行的好壞在於人。她道:“這方面缺少專業的人才,可是也不怕,稅改的時候咱們都預料過,有些大戶會因為支付不起工錢,裁掉很多下人。現在正好,朝廷可以將這些讀過書有學問最好是會算賬的人返聘。他們都是最底層摸爬滾打過來的人,又會經營,肯定一學就會。然後二位也就不用擔心他們成為流民了,這不是一舉兩得。所以二位老爺沒有異議,可以找人討論了。”☆、 收服閣老趁機把流民的事還解決了。李陽東要在致仕之前幹一番大事。他對皇后的這些提議非常贊頭,暗暗下定決心,就大幹一場。楊廷和還有所顧慮,尤其是李昭的那些返聘制度。要知道是朝廷聘人啊,有人寒窗苦讀,就是為了成為王朝的管理者。而現在這些人不用科考,還是賤籍,卻能參與朝廷管理了嗎?之前皇上就說稅收拿到之後,要安置流民,不再讓他們成為賤籍去給人當下人。而是要拿出稅前估計他們自行創業,從事各種製造。聽都沒聽過,朝廷收稅是為了他們發家致富的?當時他就覺得不妥。現在厲害了,還要返聘到刑部去參與立法嗎?他脫口道:“夫人的提議都是好的,但是是不是對讀書人太不公平?”他只說讀書人三個字,李昭就知道他什麼意思。覺得吃虧了?就算放在現代,讀書也只是一個讓人有更好未來的平臺,那是因為社會的“取仕”制度就是如此,學習決定論。但是是不是讀書不好的人,無法成為專科人才呢?現代都不是,那麼古代對底層人們打壓那麼嚴重,多少人才都因為沒錢地位低而被埋沒,所以就更不是了。李昭道:“大人可能還不知道我別的居心,我們頒佈一個制度,一個法令,為什麼有時候就算是好事,可是執行起來也千難萬難呢?就那我們家大爺不讓女人裹腳這件事來說。有的地方鄉紳,地痞流氓,盡然用大爺的名義去欺負女人,把人家的裹腳布放在大門上示眾,去摸人家的腳,害得有女人跳河,然後這些人就反過來罵是我們大爺多事。之所以這樣,就是執行者素質太差,所以以後不光要官員讀書,有條件朝廷應該在各地設定書院,讓更多的人讀書。科舉取士也不應該只考四書五經。風土人情,時事政治,地方軍事,打算盤這些都要考。我們要的是管理國家的精英。即使不是管理國家的人,普通百姓也應該明白事理。”再說,返聘也是吏,讀書人付出多是做官。官吏二者的地位又不同,讀書人抱怨什麼呢?科舉考試不只靠四書五經。朝廷要在各地設定書院。李昭說了這麼多,這兩句楊廷和和李陽東聽的最深刻和清楚。我的娘啊。楊廷和心想我之前還說她步子邁的大,現在看,哪裡是大,要飛了。他也是文官,遇到和自己見解不同的事情,都喜歡辯駁。也顧不得對方是皇后還是女人。他道:“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話還沒說完,李昭笑道:“所以三皇五帝,秦漢兩晉南北朝,再到唐宗宋祖……大人嘴裡那些不可使知之的人們,可沒少做顛覆王朝的事。智者不是老天選中的人,就是普通人中經驗多的。上位者恨不得天下人都是傻瓜才好管理,可惜您是不想讓人聰明,但智慧更多來自於民間。”這個皇后好犀利。李陽東都懵了。楊廷和紅著臉道:“漢惠帝比高祖如何?曹參比蕭何如何?聖人都不改民俗,君主也不應該朝令夕改。這樣百姓也習慣,治理國家才不用花費大力氣還安穩,為什麼要像娘娘說的做那麼多事?”李昭道:“楊老爺您安於故俗了,三代不同禮而亡,五伯不同法而霸。商湯和周武都沒有效法古制而得了天下,夏桀和陰紂因為沒有改革而成了亡國之君。您還不明白為什麼嗎?您讀書無數,怎麼忘了變才是人生的道理。你可以選擇不變,但是其他人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