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頁(1 / 2)

小說:杜氏有巧女+番外 作者:少地瓜

而且你們發現沒,現階段的他更適合當一個純粹的學者,或是那種不顧一切黑臉死諫的剛硬文臣,就是前面有一章裡面濟南府學山長給肖易生寫的信裡對他做的評價“有才華,但過剛易折”,總而言之就是不懂變通,需要多經歷一些事情磨練一番,才能成長為真正意義上的文臣。畢竟十六七歲的少年郎,還很稚嫩~\(≧▽≦)/~啦啦啦。要是一出場就大殺四方,將一干官場老狐狸都壓制得死死的……太玄幻啦!後面會有很多事情,推動兩位小哥哥迅速成長、轉變,變得富有擔當噠~麼麼噠~! 卻說潘一舟訓話結束後便去一旁同幾位書院老師說話, 又叫了郭游上前, 親自問了幾句, 最後竟要收他為徒!且不說在場一眾師生作何感想,郭遊卻是大喜過望, 當即拜到在地, 磕了頭, 口稱老師。潘一舟也十分歡喜, 親自拉了他起來,很是和顏悅色,又對周圍的人說道:“不瞞諸位, 這個弟子卻是我早就想收的了,只鄉試在即,師生考場相見多有不便,如今倒也算圓滿。”眾人便都紛紛道賀, 看向郭遊的眼神立時不同了。知府弟子, 知府的弟子!這小子當真祖墳冒青煙, 卻不知上輩子做了甚好事, 竟有如此造化!牧清寒和杜文遠遠看著他這般行事,對視一眼, 說不得也上前恭喜。郭遊此刻正歡喜非常, 滿面紅光, 哪裡還能看到數日前落榜的沮喪?當真是人逢喜事精神爽,瞧著說不出的意氣風發。因書院中不少學子與杜文處不來,上回知府大人親自給郭遊賜字便已攪亂一池水, 如今竟又收了弟子,眾人自然又要拿他們幾個陳安縣來的在一處比較。知縣弟子哪裡比得知府弟子來的尊貴!杜文此番滿腔熱情都撲在學問上,自然懶得理會這些風涼言語,他同郭遊也不是外人,解釋多了反而傷情分。因此他恭賀完了便要去尋山長,預備說一說自己外出遊學的事,哪知剛要走便被潘一舟叫住了。其餘人等見知府大人要同幾名學子說話,原本要上前奉承湊趣,卻不料潘一舟一擺手,只點了幾個學生同自己去拐角的亭子裡。同去的還有另一位年輕秀才格外突出,卻是外縣的,之前也曾數次與杜文在文辯會上針鋒相對,誰也不服誰。潘一舟先肯定了那秀才一回,又點出考試中他所做文章的不足之處,還說了許多勉勵的話。那小秀才見知府大人竟能在如此多的考生中背出自己的文章,已然歡喜的屁滾尿流,聲音都有些個發抖了,後頭不管潘一舟說什麼都唯唯稱是。這個樣子卻叫潘一舟覺得掃興,眉頭也微微蹙起,略說幾句就打發他回去了。那小秀才歡喜的瘋了,方才對郭遊的那點嫉妒煙消雲散,也沒注意到知府大人言辭間的冷淡,嘴角控制不住的往上翹。他剛一出了亭子,就有許多素日同他交好的同窗圍上來,眾人七嘴八舌的問方才知府大人同他說了什麼。他原本還想賣弄一番,只是終究無法剋制內心狂喜,即刻添油加醋的說了……看著下頭亂哄哄的樣子,潘一舟微微搖頭,眼底有淡淡的失望。接著,他又對洪清及另外幾名學子點評、勉勵一番,也打發出去了。被點到的人無一不是受寵若驚,又欽佩萬分。今年參與鄉試者有近兩千人之眾,佼佼者甚多,哪怕府學內也有數百人。其中光中了的便有七十八人,更別提沒中的!而潘一舟不需任何提示,竟能張口喚出這許多人的名姓、籍貫,又記得他們的答卷,當真驚人。除卻郭遊這位新鮮出爐的入室弟子,轉眼就剩下杜文同牧清寒,潘一舟緩緩踱了幾步,先看看杜文,再看看牧清寒,竟嘆了口氣,似乎對他二人十分頭痛。兩人正滿頭霧水,就聽潘一舟指著牧清寒大嘆道:“你呀你,好端端的,你卻又去考甚麼武舉!學問一道何其深遠,窮盡一生都無法吃透精通,那般多的文人墨客尚且常嫌時光不夠用,只恨白駒過隙,你年紀輕輕,竟這般揮霍,著實叫人痛心!”莫說牧清寒,怕是在場任何一人都不會料到他竟會說出這般話來,一時都愣住了。這般誠懇的言語,便如同一位普通的師長對自家學生的訓誡,而非什麼政敵對政敵的弟子……稍後牧清寒回神,竟也覺得有些語塞,只得道:“學生資質駑鈍,若”怎知他一開口,潘一舟越加惱怒,直接斷道:“豈有此理,既已知道自己資質有限,為何偏要三心二意?若你懸崖勒馬,就此專心向學,待過個三二十年,未必不能中!”牧清寒越發無言以對。這幾年下來,尤其前不久自己一眾同窗紛紛落榜,他越發覺得自己可能不適合走文舉的路子,更加覺得自家老師慧眼如炬,早就窺得真相……故而今日被潘一舟一番訓斥,自然沒得回答。他總不能說自己覺得文舉無望,且也不願意將泰半餘生磋磨在一眾口舌過人、心思複雜的文生中罷?只自己文武並重就叫這位知府大人這般勃然,若他再辯解些個什麼,怕不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