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頁(1 / 2)

小說:杜氏有巧女+番外 作者:少地瓜

本身杜瑕送的上用好料世面難見,便是方老爺走南闖北這麼多年,也沒見過幾回,見了後十分驚喜交加,回禮自然要回價值更高的,這是規矩禮儀;再者杜瑕素與兩家姑娘交好,眼見著她哥哥又容易有大出息,方萬兩家自然要藉著回送年禮的機會表示親近之意,若放過了這個機會,誰知道還能不能有下一回了?此時不做更待何時!於是兩家長輩商議一番,毫不猶豫的從年禮中挑了既小巧貴重又雅緻不俗套的做回禮。若放在平常,幾家斷然不可能有這般奢華的往來,只不過借了女孩兒們交往的由頭罷了:手帕交之間相互送幾匹布,幾件首飾什麼的,誰說得著?杜瑕想了一回,暗歎自己也有些招搖了,方萬兩家雖說是武人出身,可混到如今這個地步,心思自然遠較常人來的細密精明,往後自己還需更加謹慎。便叫小燕將首飾收起來:“終究太奢靡了些,尋常場合誰戴這些?且好生收著吧。”這日王氏帶著小鶴做衣裳,旁邊杜瑕不緊不慢的唸書與她們聽,中間潤嗓飲茶時隨口嘆道:“今年竟果然只下那一場雪不成?”王氏面上也泛起淡淡憂愁: “可不是,雨雪越發的少了,來年莊家可如何是好。”百姓雲,“瑞雪兆豐年”,說的便是頭一年冬日若能結結實實下幾場大雪,來年說不得便是一個豐收年。可現如今倒好,連著三年雨水奇缺,夏日裡熱的厲害,冬日少見降雪,遠的地方暫且不提,陳安縣內的水井都降了好多,便是城外的河湖水面也一年小似一年,民間議論紛紛。家裡已經收了不少糧食,都用油布嚴嚴實實的裹好了,整整齊齊的碼在地窖裡,足夠十幾個人吃一整年的。孃兒倆嘆了一回,杜河也就回來了。正巧王氏的衣裳做好了,叫他穿了看,又略修改了幾個地方,也就得了。如今家中日子好過,一家四口的衣裳也都光鮮了,饒是為著低調外頭不大顯,內裡也必然是一等一的柔軟密實好絲。飯桌上,杜河出人意料的說了個打算:“眼見便要過年了,酒樓諸多師傅、夥計都要返鄉過年,掌櫃的定了歇業二十日整,咱們也有大半年沒見文兒,缺了一個怎算團圓?書院假日短暫,他往返不便,如今咱們也不缺那幾個銀錢,不若舉家去濟南府過年,一來圖個團圓,二來咱們也見見世面,熱鬧一番,如何?”哪裡有不願意的!王氏登時喜極而泣,杜瑕也是眼眶泛酸,兩人又止不住想,這麼久不見,也不知文兒/哥哥高了矮了胖了瘦了……見妻女這般捧場,杜河也十分喜悅,抿了口燙熱的燒酒才繼續划算道:“冬日道路難行,咱們又不得走官道,又是坐車,如此慢吞吞的,來回怕不要十日上下!若遇到濃霧霜雪,怕還要多一二天。一年也這麼一回,我再跟掌櫃的求兩日假,咱們便在那裡痛痛快快的逛上十日,也見見府城的景兒。”既這麼著,就要好好合計。家裡的諸多事宜都要安排好,他們去濟南府要帶的探親文書、路引也要抓緊了辦,有肖易生在,這事兒倒不難。再有要帶的衣裳、乾糧,年禮——既然去了濟南府,說不得要與牧家人碰面,總不好空著手去……再者,家裡這麼多僕人,誰跟著,誰留下?王氏安排家裡的事,杜河奔波外頭的事,杜瑕就對著冊子寫禮單。牧傢什麼都不缺,她還是往稀罕上頭送,記得前兒牧清寒來信,說她戳的羊毛氈擺設立了大功。因是外頭都沒有的稀罕物,又活靈活現、栩栩如生,牧清輝拿著兩個送人,竟一舉打通關節,著實大賺一筆,故而才有了牧家鋪天蓋地送過來的各色好禮,不然若沒有這個由頭,杜瑕也是萬萬不敢收的。既這麼著,說不得她還要再打幾個或精巧或威武的,有應付男人的,也有專給女眷的。殊不知有時候哄好了女人,反比正面出擊更容易,枕頭風的事半功倍絕不是說著玩兒的。感情都是處出來的,然後需要的就是持續不斷的維護,講究有來有往。無功不受祿,牧家予她甚多,可她也不是有來無回,給的也不少,自然理直氣壯。不然若只是接受而不給予,時間久了,任憑多麼深厚的情誼也經不起這樣消耗……如此這般忙亂了幾日,就都有了:王能夫妻跟著,再從山上調一輛大騾車和兩個小子跟車,另一對夫妻過來看宅護院,小英、小燕都是伺候慣了的,也跟著,其餘就都留在家中。家裡屯著不少糧食,便是金銀也有許多,到底不大安心,臨行前杜瑕又叫王能給巡邏的衙役們包了紅封,又請吃酒,拜託他們多多看顧,這才放心的上路了。原本杜瑕對這段旅行諸多期待,哪知出門時興致勃勃,出城只走了半天不到就臉色發綠。太遭罪了!素日在城內坐車往來尚且不覺得,如今出了城,走的也是未經過整理,只憑往來車馬硬壓出來的土路,許多地方都坑坑窪窪高低不平。這騾車也是原始的木質車輪,真真兒的沒有一點兒緩衝,人坐在裡面只被顛來顛去,拋上拋下,咯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