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人都樂了,衝裡面聞聲出來的一對中年人笑,“令千金好口才好志氣,日後必定有大出息。”夫婦兩人的長相都很憨厚,不是多麼細膩的手,紅紅的臉膛,笑起來更顯的老實。那男人憨憨一笑,有些不好意,“讓您見笑了,這孩子總是沒大沒小的。”女人也趕緊往裡讓,“地方不怎麼寬敞,不過自家的店,勝在乾淨。阿元,別在這裡礙事。”小姑娘阿元身上一派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勇氣和衝勁兒,被媽媽粗聲粗氣的喝了也不懼,蹦蹦跳跳的進去了,“吃點心要配茶,我給大家沏。”店鋪裡面確實不大,也就五六十平方,扣掉後面劃分出來的烘烤區,剩下的地方只擺了七八張小桌。不過桌椅板凳一色都是純木的,格局劃分也不錯,看著有種別樣的清爽。阿元在桌頭泡茶,洗茶、沖泡、封壺、分杯,手法嫻熟,動作靈巧優雅,看著就有種賞心悅目之感。大家都忍不住屏息凝神的欣賞,等到茶杯擺到自己跟前了才回神,品一口,齊齊讚歎,“好茶!”這會兒阿元的爸爸也端著一盤點心上來,聞言一笑,謙虛道,“這孩子瞎弄的,見笑了。”楊柳笑笑,“該誇就要誇,阿元的手藝確實好,不輸外面茶館裡的師傅!”旁邊幾個負責人也都附和,紛紛誇道,“確實好的很,現在已經很少能有年輕人耐下性子來擺弄這些啦,您可別打擊她的積極性!”畢竟還是個孩子,何況阿元本就活潑,現在聽了這個,越發有些雀躍,不過終究還是有些羞澀,小臉兒微紅,“嘿嘿,還好啦,都是爺爺教我的,好多年了呢。”品了茶,吃點心。點心外形精緻古樸,小小巧巧的一個,種類也都是最傳統的綠豆糕、豌豆黃、蜂蜜棗糕之類,看上去倒不像前面倆家那麼扎眼。可捻起來一嘗,幾個人都睜大了眼睛,這口感!綠豆糕好細膩,上下兩片嘴唇只消輕輕一碰就酥了,就好像千百年間早已被徹底風化了的岩石,只要微微一點的外力作用,便傾瀉一地,頃刻間在口中融化,綠豆的清香瞬間遍及每個角落;豌豆黃柔嫩軟糯,乾溼合宜,綿軟至極,抿一下,直接化成一灘泥!蜂蜜棗糕表面亮閃閃油浸浸的,稍微湊近了就是一股濃烈的紅棗香,一口下去直覺含了滿口的棗肉,都不忍心嚼,那叫一個美……尤其是綠豆糕、豌豆黃這兩種點心,因為本身構成的關係,處理的一不小心就很容易噎人,可這兩口子也不知道怎麼弄的,細膩如絲,稍作吞嚥就下去了,再喝一口茶,滿口清爽!團長略有些迷醉的餵了自己半杯茶,眯著眼睛細品品,舉著手裡剩下的一小條紅棗糕問,“這個怎麼做的,一點兒也不幹呢!”話音剛落,旁邊一個跟他比較熟的同事就笑了,“虧你還是老江湖,這點兒規矩也不懂,這都是秘方了,商業機密,誰還能隨便問呢?”“不礙事不礙事,”在一旁站著的男人笑著擺手,“就是加了豬油,我們老家養的好豬,熬得好油。”團長笑著點頭,豎大拇指,“旁的店裡也加,可沒這個味道天然醇厚,你們家確實真材實料。”幾個人一邊吃一邊打量,不知誰問了句,“師傅,看著您這店面不大呀,一天一百盒的話,能吃得消嗎?”一盒體型適中的點心照八個算,一百盒就要八百個,這還只是一開始,到後期少不得還得再加,要再算上店鋪原本的生意……眼前這間怎麼看生產力水平都令人擔憂。“吃得消,吃得消!”男人頻頻點頭,笑著說,“我們每天不到四點鐘就起來忙活了,都是做慣了的,手腳麻利的很,一爐能烤上百個呢,一百盒絕對沒問題!”說到“一爐”,大家才後知後覺的發現,這店鋪竟然還奉行著原來的土爐明火烤,難怪點心的味兒跟別處電烤箱的有些微不同。又聊了幾句,大家越看這夫妻兩個不像是會上網遞交包括照片在內的申請表格的人,不由的多問了一嘴。結果那女人爽朗的笑了起來,“我們兩口子都不大懂那些,也不上網,都是阿元弄得,一開始我們還不知道呢。”被眾人注視的阿元露出幾分少女的嬌羞,不過還是落落大方道,“現在都是資訊化時代了,酒香也怕巷子深,爸媽他們都不在意這個,可我總覺得這樣太吃虧。那些西式糕點轟炸機似的宣傳造勢,哪怕就是不好吃呢,至少人家都知道,可是我們這個,除了那些中年往上的固定回頭客,幾乎沒有新客源,再這麼下去,可不就還沒等對決的就輸了麼!”楊柳聽得出神,覺得這小姑娘忒不容易,眼光也忒長遠,遠不是一般同齡人能比得上的。其實不光是這家店,許多其他老店也都面臨這樣的困境,它們大多固守一方,堅持用真心真意和真材實料,可卻偏偏在面對外來文化衝擊的時候無所適從,不知該如何打破重重包圍……在隨後的閒聊中得知,這家店曾經在阿元外祖父那代輝煌過幾十年,但隨著外來因素的大量湧入,包括餐飲行業在內的大量傳統文化都受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