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當有一位著名的情感心理學專家也轉發了那條感受,並就此寫了一篇頗具權威性的文章後,熱議進一步升溫。“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們看到有越來越多的女性進入到各行各業,她們的優秀程度不輸給任何一位男性,也跟男性一樣承擔著同樣的責任,可她們面臨的風險卻遠遠大於男性,甚至還有人無時無刻不在遭受著形形色色、防不勝防的性別歧視!”“我們不禁要問:為什麼同等條件下,女效能夠得到的升職機會遠比通階層男性的比例來得低?為什麼同樣的升職,男性就是靠自己的吃苦耐勞,輪到女性就要被戴著有色眼鏡的人品頭論足?為什麼同樣雙職工的家庭,女性卻同時還要承擔起照顧家庭內部需求的重擔?”“在歷史悠久、根深蒂固的大男子主義影響下,真正意義上的男女平等仍舊路途漫漫……”業內權威人士的發聲無疑為眾多不知名的女性們注入了一支強心劑,原本稍嫌雜亂的呼聲瞬間匯聚在一起,成為一股不可抵擋的洪流,迅速席捲各個領域,甚至成了幾檔綜藝節目和部分雜誌的熱議話題!最近幾天,秋維維看向楊柳的眼神中都帶了仰視,“這可真是了不得,你搖身一變就要成為女性解放運動的代言人了。”楊柳苦笑,“你快別給我戴高帽子了,代言人也不是這麼好當的,我可受不起。”她自問沒有那麼高尚,當初要拍《知味》就是為了弘揚傳統點心文化,跟維護女性權益一點兒關係都沒有。劇本是編劇寫的,人家怎麼寫她就怎麼演了,即便現在無心插柳柳成蔭,可她還沒厚顏無恥到能面不改色的認下來……“話不好這麼說,”秋維維卻不同意她的話,“就算拋開《知味》不談,你確實也是在多個行業努力奮鬥的年輕女性,典型的有了愛情也沒放棄事業。你知道有多少大小姑娘不僅視你為偶像,更視你為人生榜樣嗎?”楊柳聽得目瞪口呆,“還能這樣的?”她的粉絲們,不都是衝著“演員楊柳”這塊金字招牌來的麼,能吸引他們的,除了美貌就是娛樂圈的奢華生活了吧?被她的個人魅力圈粉的,實在不多。而且她也不是沒有自知之明,就目前的演技而言,她著實算不得什麼演技派;甚至因為出身好,家裡有錢,她也壓根兒沒有什麼類似於“屌絲逆襲”或是艱苦奮鬥的催人淚下的艱辛戰鬥歷史,僅有的一次角色被搶還把原主給氣的不知道哪兒去了……“怎麼不能!”秋維維乾脆就笑了,“我說,咱謙虛歸謙虛,你也別太妄自菲薄了,就算劇本是編劇寫的,可當初提出這個創意的是你,主演的還是你,甚至點心都是你做的呢!有什麼愧不敢當的,當,你得當,還當得起!”見楊柳還是面露難色,秋維維趁熱打鐵道,“要不然你就這麼想,你不一直都想發揮下偶像的作用麼,眼下機會來了呀,那麼多人喜歡你,你說什麼大家都聽,既然如此,你就呼籲那些涉世未深的小姑娘們積極向上,努力奮鬥,自立自強唄!多好啊,多具有正面的積極意義呀。”楊柳仔細一琢磨,嘿,也對哈!一直以來,她的想法都太過片面了,思路也太過狹隘了。她光想著弘揚傳統美食文化了,可在吃之上的層面,還有做人呢!尤其現在社會這麼複雜,盲目崇拜偶像的小粉絲們很容易被帶跑偏了,她以後一定得注意,多多弘揚點正能量……轉眼《七世》殺青,《知味》第一季首播也已經結束,並且收視率在第三集就如願以償的榮登榜首,氣勢如虹,不少人們在茶餘飯後討論的話題中也不知不覺多了許多關於“點心”“復古衣裝”的內容。《竹林小舍》《大勺》馬上就要進行全國宣傳,馮京、賀厲、周南等劇組其他主要參演人員先後趕赴望燕臺。可巧楊柳預備搬新家,考慮到一群人聚在一起著實不易,她就挨個打電話邀請,問三天後的喬遷宴,能不能賞光撥冗前來。周南率先打回電話來,“去,那指定得去,沒冗也得造出來撥了去,咱們誰跟誰啊是吧,那什麼,到時候做什麼菜啊?我記得以前你那個牛筋燉的不錯啊,這次還弄嗎?”楊柳:“……”您還真不客氣啊!既然要請客,那就鬧得大一點,溫居麼,人越多越熱鬧。楊柳把自己一個巴掌差不多就夠用的朋友圈扒拉一遍,就開始挨個兒打電話。陳蔚然的父親病了,老母親一個人應付不來,他得陪床,實在脫不開身,末了還表示了祝福和歉意。楊柳又問了他父親的情況,本以為是老年人常見的小病小災,便順道祝福早日康復什麼的。結果陳蔚然在那頭沉默了許久,才情緒低落的說,“恐怕康復不了了,是帕金森。”楊柳聽後也是半晌不言語。哪怕她對醫學知之甚少,好歹也聽過帕金森的威名,知道患上之後會有多可怕,而且治癒的可能性極低。陳蔚然平時多開朗多大大咧咧的一個人吶,這會兒聽著整個人都蔫兒了,跟當初拍《露一手》時候的爽朗簡直判若兩人。“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