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油少鹽少辛辣,每天廚房用鹽都必須事先用小兩勺稱過,堅決不能超出教科書上面不同人群每日所需鹽分的上限。然後短短几天,江景桐就首先受不了了。且不說他已經吃慣了楊柳做的東西,而且眾所周知,他的口味比較重,好食辛辣刺激食物,雖不至於無辣不歡,但只要三頓飯內沒有點兒辣味,就不得勁。另外,他和楊柳都是地道的北方人,這位少鹽派地區出身的阿姨所謂的對身體有益的用鹽量在他們看來,壓根兒就是寡淡無味!鹽真是太重要了,不僅眾多食材都需要用它來激發鮮香口感,而且很多菜一旦不鹹,那還真是沒法兒吃。為此,楊柳跟她溝透過幾次,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您很盡職盡責,我們當然非常欣慰,但這事兒是不是得具體案例具體分析?我們打小就是這麼過來的,身體也早就習慣了,絕對沒問題。就好比西南地區的人愛吃辣,您突然給他停了,那肯定得出問題不是?”而且,楊柳和江景桐都一致認為那個什麼所謂的“每人每天食言攝入量”純粹是專家信口胡謅的,幾乎完全沒有可實際操作性嘛!且不說不同品牌和種類的食鹽鹹度本來就不同,就是不同食材的不同烹飪方法,它們對於食鹽的吸收程度也完全不能一概而論。就好比爆炒跟燉煮,前者前後烹飪時間有可能就只有短短几十秒,臨出鍋放鹽,沒問題;可燉煮呢?動輒幾個小時一整天,而且還有一鍋湯,你要是再照那個見鬼的“科學攝入量”,成品絕對沒法吃!再者,就算一盤菜用了多少鹽,可烹飪過程中沾到鍋碗瓢盆等器具上的怎麼算呢?刨掉不喜歡吃的部分,剩下的又怎麼算呢?阿姨當時倒是答應的挺好,可一回頭,立馬兒就忘,進了廚房之後該怎麼著還怎麼著……這些日子以來,江景桐在家裡吃飯簡直痛苦,要不是想多陪陪老婆孩子,他真是想三頓飯都在外面解決了。幾次討論之後,楊柳跟江景桐都決定換一位廚師,廚藝多麼鶴立雞群暫且不論,關鍵得是能聽得進僱主要求的,不然找這麼一位擱家裡,不純粹跟自己過不去麼。只是既要手藝高超,又要人品正直,還得性格好、善於跟僱主溝通,如此這般的優秀人才一直比較緊張,現在基本上都還在合同期。江景桐也只好先放出話去,排上號,託人慢慢尋覓著,剛好楊柳也迫不及待要求重返“戰場”,暫時可以解救下他最近“千瘡百孔”的胃。一回想起來,楊柳也是挺想笑,這算不算搬石頭砸自己的腳?她先準備了一個紅豆派,只用了蜂蜜和少量白糖增甜,最大程度保留紅豆本身的香甜軟糯口感,把它放到烤箱裡之後才正式著手正餐。新鮮的牛裡脊肉切片,用鹽、料酒、白糖、黑胡椒等調好的醬汁裡面醃製,然後楊柳一邊處理其他食材,一邊給江景桐打電話,“今天中午我下廚,回不回來吃飯?”“回!”江景桐完全沒有任何猶豫的就答應下來,非常的斬釘截鐵。“謝謝,辛苦了,”他感情充沛的說了句,又很直接的請求道,“能不能給我做點兒辣菜?”蒼天可鑑,連日來他的嘴巴里都快淡出鳥來了……“有,”楊柳笑出聲,隔著電話數給他聽,“有辣炒蛤蜊,小炒肉,夠你解饞的了,晚上再給你做麻辣雞翅。”江景桐發現自己光聽名字就已經有了要流口水的衝動,暗自感慨一番科學飲食果然不是一般人能做的,又問,“宋老師也來了?他肯留下?”雖然沒有直接正面接觸過,但他對宋典的行為方式也早有耳聞,早先楊柳能在他家開火做飯就已經算是項重新整理歷史的舉動了,這回還真能留他在旁人家吃飯麼?楊柳得意一笑,“我有秘密武器。”剛掛電話沒多久,廚師阿姨就推開門進來了,一看楊柳在處理辣椒,就大驚失色道,“哺乳期不能吃辛辣食物的,對寶寶不好。”楊柳被她悄無聲息的動作嚇了一跳,差點沒切到手,語氣自然也就好不到哪兒去,“我不吃,給江景桐吃的。”阿姨一頓,繼續端著溫柔慈善的職業笑容勸說,“其實江先生最好也不好老吃這些,春天換季本來就容易上火,他的工作壓力又大,更應該多吃清淡的蔬菜水果。”清淡清淡,再照你的標準清淡下去,江景桐都特麼的該出家當和尚了!楊柳暗自吐槽一番,努力心平氣和的說,“我最近也沒什麼事,這幾天我跟先生的三餐就交給我了。剛好前陣子你也挺辛苦的,給你一週假期,回去跟家裡人團聚一下吧。”“那怎麼好?!”阿姨明顯有些心動,不過顯然還是對廚房“大權在握”的感覺難以釋懷。她拿眼睛往楊柳準備的一堆食材上掃了一遍,眉頭就皺起來了。見她還要再說話,楊柳乾脆下逐客令,“麻煩關下門,謝謝。對了,以後再進廚房的話,如果關著門,請務必先敲門,好吧?”帶薪休假就帶薪休假吧,權當花錢買清淨了。等阿姨走後,楊柳立刻給江景桐發了條簡訊,一個窩火的卡通表情打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