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之上,驚鴻劍的排名也一躍來到第二,僅次於第一的金捕展凌風。
根據說辭,是因為驚鴻劍只與奔雷快刀鬥過,等驚鴻劍什麼時候到了豐穭和金捕展凌風斗上一場,那驚鴻劍便可名列天榜第一了。
然而江生對所謂的天榜根本不在乎,等他看過四象之會就要啟程回齊國了,魯國的天榜第一與他何干?
數日之後,薛城之中漸漸有流言出現。
不少人都言之鑿鑿的說那驚鴻劍來了薛城,其目的就是要和四大宗門的紫府長老比鬥。
這訊息不知道從哪傳出來的,但很多人都這麼說,那些喜歡看熱鬧的也就信了。
隨著四象之會的時間越來越近,來到薛城的修士遊俠越來越多,這訊息也越傳越廣。
到了四象之會當日,無數好事之人都圍攏到了薛城中間的廣場周圍,期待著好戲降臨。
很快,四艘飛舟從四個方向飛至薛城上空。
四艘飛舟皆是百丈大小,上面紋有各宗的徽記,而每艘飛舟的船頭,都有一位紫府後期的修士負手而立,一副高手風範。
飛舟到了薛城中心那巨大的廣場之上,一名名身穿各宗服飾的年輕男女躍下,分立一方。
這薛城中心的廣場是經過精心設計的,巨大無比,四端各有一處高臺供人落腳,那是給四大宗門的紫府長老準備的席位。
而中心的鬥法廣場,則分為四層。
第一層是十六個最基礎的鬥法場,第二層是八個,第三層是四個。
直到最後,最頂層的決勝場。
四象之會舉辦了數十屆,規矩都已經成為定製。
第一層的鬥法場,就是讓各家的練氣弟子露臉的。
而從第二層開始,就是各家真正的比鬥,宗門之中培養出來的築基弟子會在第二層展開鬥法。
勝者入第三層,最後決勝者入第四層,爭奪魁首。
每次四大宗門帶來的弟子,多半是撐場面,讓他們來見見世面的,真正有資格上去鬥法的,實際上並不多。
但這些能來參加四象之會的宗門弟子也都是經過各宗仔細遴選的,個個不僅長相不錯,修為也都不弱。
起碼往那一站,就不會墮了宗門的名聲。
飛舟之上的紫府修士飄然落下,在四面的高臺之上盤坐下來。
紫府修士落座,代表鬥法即將開始。
江生沒有混在人群之中,而是在廣場之外的一座高樓上尋了個好位置,居高臨下觀看鬥法。
薛城之中,亭臺樓閣,香榭別院無算。
這廣場周圍就是各方勢力的食肆茶館,供遊人修士進來休息和圍觀鬥法。
而高層的位置,往往價格都不便宜。
江生遊歷至今可以說是頗有家資,些許靈石拿出來,就有了眼下這處好地方。
小廝端來茶水點心後恭恭敬敬候在一旁,江生也不在意,瞅著那廣場之上的比鬥。
很快,四方說了幾句場面話後,各方的練氣弟子紛紛登場。
這些練氣弟子資質都不錯,起碼比江生之前遇到的宋長歌他們要強。
靈劍宗的新一代大師兄宋長歌,都快三十了才不過練氣八重。
而這些人,大多數二十多歲便有練氣八九重的實力,顯然都是精挑細選的好苗子。
鬥法場上,這四家的弟子兩兩相對。
風刃火球,霜刀雪劍你來我往,鬥得不亦樂乎。
雖說手段粗糙了些,但修為境界都很紮實,良好的師門傳承讓他們有著充足的理論知識和技巧,只差實戰經驗。
眼下這鬥法,說白了也就是讓這些好苗子多和他宗修士交交手,多一些鬥法的經驗。
這些練氣修士的鬥法,江生依舊看得津津有味。
看著這些人,江生很難不想起自己在道宗時候的經歷。
道宗之中也時常有鬥法比試,還處於練氣期的新人們經常去較量一番,切磋招式。
江生雖然喜靜,不願意把時間浪費在鬥法之上,但也難免要鬥上幾場,畢竟涉及師門的考核。
而就是在練氣時期,江生展現出了驚人的劍道天賦。
一柄木劍,跟著長老們學的幾招淺薄劍招,江生就這麼一路贏到了最後。
沒有用什麼術法,僅僅憑藉劍招,就擊敗了所有對手。
當時有長老稱讚江生達到了凡劍止境。
所謂凡劍止境,又可稱之為十步一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