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頁(1 / 2)

小說:贈你一夜星空 作者:皎皎

“至少這頓飯而言,你們單獨一起吃比較好。”郗羽聽話地點頭,李澤文的話總歸是有道理的。早晨的陽光透過套房的落地窗曬到了房內的一角,李澤文抬腕看了看錶,把資料夾合上拿在手裡,對郗羽略一頷首。“收拾東西,可以出發了。” “這裡就是潘越媽媽所在的精神衛生中心嗎……”郗羽看著眼前的青田精神衛生中心,一時間有些怔怔。這家精神病院位於南都市城郊,是三甲醫院,也是本省範圍內規模很大服務不錯收費較高的精神康復院,佔地面積十餘畝,背靠一個小丘陵,醫院裡綠化相當不錯,旁邊還有一個養著錦鯉的池塘。根據醫院官網上的資料顯示,醫院現有醫生數百人,護理人員不低於六七百人,能有效地對病人運動和藥物療法和心理醫療對病人進行治療。醫院結構複雜,但大致分為幾處病區,有封閉式,半封閉式,還有開放式。貝曉英目前住在開放式的康復區,李澤文和郗羽此行,就是為了前來拜訪貝曉英。按照李澤文的專業意見,刑偵調查就是由無數的legwork組成的。李澤文時間有限,不可能在南都待太長時間,這就對兩人的日程安排提出了要求,具體到實施過程,那就要求他們在幾天時間內拜訪完警方案卷裡提到的所有人。“只要有可能,每一個當事人都應該見一見。”李澤文說,“實實在在的和某人打過交道後,才能做出更準確的判斷。”所以,他們來到了精神衛生中心拜訪潘越的母親程茵。這一次登門拜訪只有她和李澤文兩人前來醫院,周翼則被李澤文安排去處理一些具體的行政事務。郗羽拎著一帶剛剛買來的水果,跟在李澤文身邊,沿著綠化帶朝住院部走去,腦子裡想起了蔣園拿來的那份關於潘越家庭的調查資料。那份資料主要是幾分官方檔案——法庭案卷,民政局文書,外加一些基本的背景資料組成,因此顯得十分詳盡。潘越的母親貝曉英,醫學院畢業,曾經當過醫生,後來辭職在家裡當家庭主婦。她是家庭裡的二女兒,家世背景相當可觀,她的父母,也就是潘越的外公曾在本省建設廳任職,有那麼一段時間頗有實權,不過現在已經去世;貝曉英二十七歲時嫁給了潘越的父親潘昱民,潘昱民是建築師,結婚時還名聲不顯,婚後在老婆娘家人的支援下,事業一帆風順,在潘越去世之前,他已經當了本省建築設計研究院一院的總工程師。這本來應該是一個幸福的家庭,但潘越的早逝給了這個家庭沉重的打擊。老話說真是說的一點都沒錯,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事實也正是如此,一個家庭在發生了重大變故的時候,比如財務危機,子女事故,在這種情況下,夫妻兩人通常所做的一切只有一件事,那就是責怪對方。更何況是中年喪子這樣的慘劇?在潘越去世後,夫妻二人分居。潘越的母親沒能從喪子的陰影走出來,她身心受到極大摧殘,精神徹底崩潰。於是兩個月後的某一天,潘越的母親懷揣著一把水果刀去了丈夫的住處,捅了他兩刀。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這句話說得太正確沒有了。潘越的家庭可能原本也談不上多麼幸福,至此已經完全分崩離析。理論上說貝曉英應該是被判刑的,但在隨後的調查過程中,醫生鑑定之後發現她患了偏執型精神分裂症,喪失自主能力,在法律上是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和限制行為能力人。她因此沒有被判刑,被她的哥哥,也就是潘越的舅舅送進了精神病院進行治療,一直到現在。貝曉英是經警方強制送來的患者,在精神病院的最初的年頭是經過嚴密監控的,不能出院,其他人也無法探望;十多年後的現在,她依然還住在醫院裡,兩年前在她哥哥的協調下,搬到了開放式的康復區。也就是說,她已經在精神康復醫院呆了整整十四年。康復區在住院部大樓之後,從一路的觀察看起來,這是一處管理不太嚴格的區域,兩人登記後就以探病的名義進入了康復區——在這裡的病人基本上屬於重度精神障礙者且家庭不錯的,沒有威脅性同時家屬已經放棄了治癒的希望,純粹把這裡當養老院的存在。康復區大樓共四層,裝修得意外得不錯,裝置也比較完善,郗羽視線所及也只覺得乾淨整潔。他們路過手工室、書畫室、影視放映廳和圖書室。走廊上時不時走過穿著白衣服的護士和穿著條紋病號服的病人們,有些病人在看書,有些在看電視,乍一眼看上去,和普通醫院並無區別。“和我想象的不太一樣。”郗羽輕聲說。李澤文問:“你以為精神病院是什麼樣子?”郗羽當然不會以為精神病院是陰森恐怖的地獄般的存在,但是如此和平的場景還是有點超出想象了。“大概是更歇斯底里的地方吧……但這裡看上去好像很平常。”“至少我們在的康復區是很平和的。要是危險的話,也不會成為開放區。”李澤文道。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