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椅子上,呼吸急促而顛簸。寧氏看她一眼,就像在看一灘爛泥,冷漠地轉身離開。沒有人阻攔她,她懶洋洋地踏著月光,露出一個大大的笑容。真是的,夫君死後這麼多年,多少人不記得,她原本是什麼樣的了呢?她有些厭倦地看著遠方的亭臺樓閣,和朦朧光影中舞女們婀娜的身段。這些都離她很遠很遠了,而她此生的夙願,也快要完成了。回到屋裡,寧氏把丫鬟們趕出去,迫不及待地開啟妝奩,就像當年剛及笄的小少女。她翻來翻去,欣喜地看到裡面一支泛舊的步搖,上面還點綴著石榴紅的寶石,就像她少女時候常穿的衣裳一樣,明豔動人。寧氏微微含笑,想起兒子的樣子,又有些不放心。不過王上總是很遵守諾言的,她一點也不擔心兒子會吃苦了。他會在她看不見的地方踏遍荊棘和石子,他會成為王上最好的幫手,那些瞧不起他的人,都會被他踩在腳下,就像最沒用的廢料。她偏頭,閉上眼,反手一刺,剎那間,銅鏡裡的世界變得血紅。當日深夜,三房響起一聲驚怖悲慟的尖叫,一盞盞油燈在深夜裡亮起。三房的大奶奶寧氏,沒了。在離開老王妃那頭之後,她就拿簪子刺破了自己的喉嚨,濺出滿地的暗紅的鮮血。暮大太太唇角含著笑意,軟倒在陳舊的榻邊,她垂落的雙手裡有一支陳舊的步搖。 春日深深,柔風和煦。可是王府上下的心都高高懸著,一丁點兒也不敢放下。暮大太太從老王妃那兒歸去,就拿簪子自盡了。這樣的事體即便主子們有心遏制,可流言蜚語還是像瘟疫一般在下人們中間傳播開來。有些知曉當年事體的老人們,諱莫如深。但不知道的人,心裡卻更好奇起來。不知什麼時候,便有人傳,說是老王妃把暮大奶奶給逼死的,暮大奶奶的冤魂每日都會在正院四周徘徊,等著索命呢。阿瑜聽到這個傳聞的時候,整個人都有些懵。寧氏這麼離奇的死掉,她心裡確實難過,但她隱約覺得,這事兒或許和趙蒼有關係。寧氏和趙蒼的關係一旦被老太太發現,他們都會有苦頭吃。可是她沒想到,這個苦頭來的這樣快,這樣猝不及防。而寧氏就這麼果斷了結了自己的性命。阿瑜總覺得這件事並沒有這麼簡單,參與者也一定不止老太太和寧氏兩人,只是到底事實如何,她都不得而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