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是不走尋常路,能足尖踏飛空綾羅而舞,回眸一笑似九天玄女,又輕盈似蝶,不像凡物。待再睜眼時,舞女卻消失不見,眼前又多了幾個珠圓玉潤的靈童,一切都似仙境一般。這樣的一場宴席,不說多少銀兩能做成,即便是其中的任何一個環節,皆讓賓客的享受達至淋漓,亦非是常人能模仿出的,而開宴的順徵殿,亦是無人敢比。很快,出來的幾位大貴人皆稱讚公主妙思,又露出神往難忘之神色,都道去了隆平公主的春日宴,那旁的宴席便是再精緻也枉然。這次宴席給隆平公主開啟了社交之門,可她卻反而不大交際了,即便是再多的請帖,至多也只應一張,緊閉宮門,修行自身。反倒叫人稱讚頗有江綰之風。盛宴上用過的浣月玉碗筷,因其貴重難制,即便是頂尖豪門,也未必有收藏,故而皆叫公主私下賣了,賺得的銀兩皆用來以皇室名義佈施粥菜。雖說是私下做的,名聲卻不脛而走,如此,深居簡出的隆平公主,又得了樂善好施,觀音在世的美名。從那一年起,京城貴女無不以被隆平公主稱讚而自豪,更多的則效仿起公主著裝語氣。年少隆平公主洗淨鉛華,躍然而上,成了京城人人爭相交往的貴人。在順徵宴之後,隆平公主的每一趟宴席皆十分獨特而有趣味,不論是否奢華,卻皆叫人難以忘懷。直到今年,隆平大長公主已然遲暮。當年寵溺她的父皇駕崩多年,如影隨形的貴女們大多離世。這或許是她此生最後一次盛宴。只為了她最珍貴的乖寶。 然而大長公主這趟宴席,卻並非是她本人所策。在教會阿瑜一些宴席基本常識之後,大長公主便把自己用慣的幾個管事奴才都丟給阿瑜,叫小孫女自己想,該怎麼請人吶,又該把場地設定在哪兒,菜色都要走哪派……大長公主事先說好了,阿瑜一應的要求,他們都得滿足,就算要把宴席開上九重天去,也得給她把法子想好!當然,阿瑜肯定不會要把宴開上天,她沒這麼無理取鬧。她就琢磨著,開甚麼樣的宴席好呢?小姑娘自己其實不知道,大長公主設這樣的宴席,其實端是為了她一人。她很快便有了自己的想頭。大長公主年事已高,而阿瑜從前也聽過一些老太太年輕時候的事體,她一直覺得,看著現在的老太太,實在難以想象她從前的模樣。聽聞老太太少女時會鞭法,曾有言官向高祖進諫,說公主殿下年少不知事,只吾朝人士多慕雅,公主雖儀態端莊,卻少了雅性,還愛舞鞭弄劍,容易招惹流言,恐在婚嫁上有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