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頁(1 / 1)

小說:天才棋士 作者:o白野o

贏下眼前這盤棋!謝榆驀然之間明白了魏柯為何能常勝。魏柯的心真的很空,他一門心思撲在眼前這局棋上。因此,沒有一盤可以敷衍,沒有一子可以退讓,贏下眼前這盤棋,然後下一盤,再下一盤……這就是魏柯怎樣一步一步,走到所有人身前去的理由。“今天就到這裡,身體要緊,我還有很多東西要教給你。”“總有一天我會追上你的。”謝榆輕聲說。魏柯一愣,臉上罕見地露出笑容:“嗯。”謝榆很快就體會到“不是在賽場上,就是在去賽場的路上”這句話的含義。接下去的半個月裡,他先後參加了春蘭杯半決賽,金立手機杯1/8決賽,應氏杯1/8決賽……最多的時候,一天要馬不停蹄地趕三場棋局。高強度的賽程安排下,兩兄弟不得已而為之的替身計劃,竟帶來了意料之外的收穫——節省體力。如果是魏柯本尊參賽,不但要幾小時幾小時地與高手對弈,還要趕場,任他再學八套擒拿手,身體也吃不消。然而謝榆替他出現在大眾面前,讓他心無旁騖地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幫他承擔了全部的旅途辛勞,最大限度減小了休息不佳帶來的影響。這樣的結果是,魏柯狀態迅速回升,棋力大規模爆發。之前謝榆在圍甲聯賽上被剃光頭,棋界對魏柯是一片唱衰之聲,認為他停賽調整的效果並不盡如人意。此番魏柯一舉拿下幾盤重要的晉級賽,比賽質量還都相當高,向世人重現了魏仙手的風采。謝榆也把握住了這絕好的學習機會,迅速地成長起來。雖然他只是坐在棋盤前走子,真正的執棋者是魏柯,但是謝榆總覺得他和魏柯漸漸地在融為一體。他從單調地聽命於魏柯,到開始跟上魏柯的思路,再將自己代入棋盤,思考“如果我是魏柯我該怎麼走”,十有八九都能不謀而合。謝榆覺得程延清的那句“我才是世界上最瞭解魏柯的人”,應該變成他的宣言。謝榆不僅僅深入學習了魏柯,他還領略了眾多頂尖高手的行棋思路。他彷彿一隻習慣紙上談兵的井底之蛙,突然被帶上千軍萬馬的戰場,見識了大量的戰略、技術、棋筋、妙手,每天都在海綿般吸收全新的知識。很少有人能在比賽過程中完成棋力的提升,緊張的心態、過多的情緒都會影響對對弈的消化吸收,但是謝榆完全沒有這方面的負擔。他背後有魏柯,他根本不用擔心輸贏,他一天九、十個小時地紮在高質量的對局前,除了學習就是學習。他也確實很有天賦,按照魏柯的估計,他在近半個月裡又漲了半子左右,真正的一日千里。謝榆的收穫還不僅限於棋力。當他坐在世界大賽的現場,真正感受到巔峰之戰的風起雲湧,領略智謀的精華、心機的攻伐與勝負場上的人生百態,他整個人都完成了一次洗髓伐骨的昇華。第一次走進夢百合盃賽場時,他很不自信,心中恐慌,認識自己不配站在聚光燈下。但是現在他意氣風發、走路帶風,所有的新聞照上,“魏柯”前所未有地鬥志昂揚。這種寶貴的經歷,是其他初出茅廬的棋手想都不敢想的。謝榆真正感受到了哥哥對自己的良苦用心。魏柯給他最好的,還把他保護得嚴嚴實實,不讓他受傷。但不是所有棋手都像他那麼幸運。王旭最近就堪稱倒黴。謝榆沒有在任何重大賽事上見到他的身影。謝榆詢問陳院長王旭缺席的原因,陳院長委婉地告訴他,王旭沒有晉級任何盃賽。而且因為“輪轉制”的緣故,他將無緣下個賽季的所有重大賽事:“國際比賽的名額,向來都很寶貴。不能老是佔著名額不出成績啊。”所謂“輪轉制”,就是按照上一賽季的成績輪流安排國際大賽參賽資格的制度。國內新人輩出,僧多粥少,棋院當然希望派出去的棋手都能爭金奪銀。王旭拿到寶貴的名額,屢屢止步8強,甚至第一輪就淘汰出局,這是一種莫大的資源浪費。“那他接下去怎麼辦?”“我們有意聘請他做國少隊的教練,這件事還在談。”陳院長拍拍他的肩膀,“這次圍甲辛苦你了。明年應該不會再有這種情況發生。”謝榆卻完全沒有感到輕鬆。趙海濤黯然離去的背影和王旭的身影重疊在一起。王旭會變成又一個倒下的人嗎?他曾經離世界冠軍那樣近啊。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