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吳氏帶著孫信陽回門的時候,吳姨娘落水剛好被孫信陽所救。吳姨娘自覺得失了清白,便要自盡。而當時吳氏生母剛好正為吳氏無子之事而憂愁,便在問了吳姨娘的意思之後,做主把吳姨娘給了孫信陽做妾。賈赦覺得這件事發生的太過巧合,像是特意設計的一般。孫信陽肯定是渣男畜生了,但如果這個吳姨娘並不無辜,賈赦可不想就此放過她。賈赦便又派人去重新細查吳姨娘的過去。特別是他在吳府做庶女的時候,可否有什麼老人知道內情。“不要僅限於吳府府內的人,從外放出府的人身上反而更容易得到訊息。”賈赦囑咐完這些,便想到吳家還有一人可能知情,便是死去吳氏的親妹妹,張吳氏。她的夫君正是而今新任蒲柳縣縣令張開馳。賈赦雖不認識此人,但這位張開馳之所以能如此快的從主簿升上蒲柳縣縣令,還要多虧《鄰家秘聞》曝光了上一任縣令的惡行。故而賈赦便以著書人的口吻,書信給張開馳一封,希望他能讓妻子開口回憶一下當年的事情。兩天後,賈赦就等來了回信。張開馳根據張吳氏的口述,代筆述下了當年吳姨娘待嫁前的種種行徑。原來吳姨娘早在十四歲時,便和孫信陽產生情愫。那時候,孫信陽作為吳家的女婿已經有一年半了。當時孫信陽和吳姨娘甚至私下接觸過,被張吳氏撞個正著。不過張吳氏因為當時年小,聽了他們的解釋理由便並未多想。而今姐姐遇難,物是人非,她再回想當年的種種,才知道一切都是算計。奈何而今她能說了,也無法說。姐夫孫信陽的家世背景遠高於他們,而且她手上也沒有真憑實據,一女子之言說出來又有誰會信。張開馳送信的時候,還堅持讓傳信小廝多帶一百兩銀子,是他們夫妻為表達感恩對《鄰家秘聞》的酬謝。賈赦知道張開馳一年俸祿也不過四五十兩銀子,這一百兩銀子對於他們夫妻來說是個大數,賈赦可不敢收,遂讓小廝原數退了回去。至此,有關於孫信陽和吳氏之死事件的經過就全部整理完畢,相關人員的證詞也足夠了。賈赦只需要整理歸納,最終湊成一篇稿子釋出便可以了。賈赦又算了算日子,從他派小廝去晉地至今日,已有二十三天了,如無意外的話,倆小廝應該回來了才對。賈赦上午剛惦記完,晌午就得知他二人回來了。賈赦正在用午飯,聽到這訊息後十分急切,連飯也不吃了,撂下筷子便叫他二人速速進來。“老爺,小的們先去了晉城,見城內四處一派繁榮,百姓生活和樂,毫無受災的樣子。就找了當地一些人詢問,據他們所言,晉地的確是受災了,卻不是所有的地方,只有最北那一塊。然後小的們出城,便去了北邊,連走了北面三處村縣,並未看到有一處受災。再問了那裡的人,他們又說受災的地方在東邊。小的們又去了東邊,東邊的就說在西邊,最後西邊的又說在南邊,可我們開始去得晉城他就在南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