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頁(1 / 2)

這些人之中,倒有一個愛出風頭的,此人姓周,在家排行老二,人稱週二爺。家中有千傾良田,雖比不得那些在京的高門勳貴家子弟,但好歹也是個不愁錢花,衣食無憂的富戶。家裡從他這輩開始,就被期望著能讀書出仕,沾點墨香。故而這位週二爺在京城的文人圈裡一直很賣力的交朋友,至今日倒還頗有些名氣。週二爺高喊著讓大家不要急,他會一邊看一邊給大家讀。圍觀的人紛紛湧過來,因為太擠了,就有人互相督促喊著,“不要擠,都等著這為公子哥兒讀給大家聽!”海納百川的小廝見門口這光景,忙敲鑼提醒大家不要佔道,別耽誤了人家路上正常往來的行人。同時搬了桌凳到後巷,請週二爺帶著大家到後巷說去,以免路上來往車輛加上人多,造成擁擠踩踏。週二爺一聽,覺得還是人家思慮周全,便同意了。於是,週二爺便在眾人的簇擁下到了海納百川后院。週二爺乾脆一屁股坐在桌子上,高出大家一些,這樣方便大家看到他,接著他便一字一句給大家讀起來。聲音一起,眾人都安靜下來,豎著耳朵聽。“劉忠良,字子盞,廬州人,丙辰科進士……”“這不也是講得劉忠良麼,沒什麼不同!”有人嘴快嘆一句。跟著就有人疑惑發問:“莫非內容相似,只是封皮顏色不同罷了?”“那到底哪一個是真的?”“貴的是!”“便宜的是!”不及週二爺讀上兩句,下面人就分成兩派,吵了起來。“勸你們好好聽,這書我們已經看完了,和那本便宜的比,其內容好壞,高下立見。”“還有那些拿著青皮書的,真不好意思告訴你們,這次你們是貪便宜買錯了!假的!海納百川賣的才是真!”出聲的是兩名剛剛走過來的富家子弟。倆人看完書,有點義憤難平,光他們彼此說,覺得勁兒還不夠。聽說湊惹熱鬧的人都在後巷,二人便過來瞧瞧。此刻聞言,便忍不住插話,警告他們一定要聽下去。這下眾人又安靜了,仰脖子看著那位讀書的週二爺,請他繼續說,這次他們不會打斷他了。週二爺便逐字逐句讀起來,先讀了劉忠良晉地失察一事的經過,書中一一實名列舉出五位與劉忠良同行人,原封不動的記述了這些人當時的所見所聞。這些人當初跟隨劉忠良巡查晉地災情之時,一行人都全然聽從晉王的安排。他們走過之處,無處不是莊稼絕收,餓殍遍野。而且,他們當時跟隨劉忠良在往返晉地的路上,也曾見過不少餓得枯瘦如柴的流民在路上孱弱相持行走。當時大家的想法也同劉忠良也一樣,都十分確信晉地災情之嚴重。眾人聽到此,都不禁感嘆是那晉王狡猾奸詐,竟偽造受災現場。難不得那劉忠良一眾人等被騙了,換做是他們,也未必能做到火眼金睛,明察秋毫。而後,週二爺便開始講述劉忠良的三位夫人病死的經過。第一任是因為難產血崩,產子後三日而亡。原配的丫鬟婆子至今都留在劉府,伺候著劉家長子,這些人不僅個個都可以證明自家夫人的確是死於難產,而且也坦率的表明劉忠良是一位極其疼愛妻兒的好男人。在原配夫人產後羸弱之時,劉忠良不顧產房忌諱,一直日夜陪護原配。原配死後,其嫁妝也全部封存,只留作日後給她唯一的兒子使用。至於第二任妻子,嫁進門五年後,便不巧就因為一個小小的傷風病去了。第三任妻子則是在冬日走路不小心滑腳摔倒,導致小產體虛,耗了大半年,最後病弱而亡。劉忠良娶進門的三位夫人接連死去,的確有些巧。但劉忠良一直以來,的確對三位夫人相敬如賓。他行得正坐得端,從並未苛待過什麼人。三位夫人身邊侍候的人也都不曾刻意打發走過,至今仍都留在劉府,可查可問。《鄰家秘聞》也採訪到了當時給這三位夫人診脈的幾位大夫,大夫們都親口證實了幾位夫人的病情,描述雷同,並無破綻,可見病情真實不作假。並且劉忠良家中從未納過小妾、姨娘,其母一心向佛,常年吃住在佛堂,並不存在其它意外的情況。再有,第二位夫人生病去世的時候,劉忠良當時一直領旨外調在豫州做官,不曾歸家過。他當時連回京見妻子一面的機會都沒有,又何談是他將第二任妻子虐待致死。“劉大人七年前外調去豫州賑災一年的事兒,我記得。這事兒做不了假!不說別的,就單憑這一條,便足以反駁‘五百文鄰家秘聞’中所謂‘劉忠良虐死三任妻子’的話。”週二爺讀到這裡,自己都生氣了,捏著書咬牙生氣地跟大家解釋道。有不少人和週二爺一樣,都記得劉忠良當年去豫州賑災一事。“提起那件事兒來,當時可傳出不少劉大人的佳話,真真為民著想,關愛百姓。”有位年長的老者,捻著鬍子,文縐縐說道。“接下來講得正是這些,”週二爺活動了下腿兒,便開始朗朗誦讀劉忠良歷年來所做的好事兒,賑災、平冤案、大義滅親等等,《鄰家秘聞》每樣都挑了一個典型具體舉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