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頁(1 / 2)

崔清寂忍不住扯起嘴角,體悟到晉陽公主不光賦性聰慧,見識也深,不像那些和她同齡的普通女孩子們,對諸多人情世故還處於懵懂之態。能知美知醜,取世資考,又能身心淡然,才是真正活得明白之人。晉陽公主便是難得過得這般明白的人。“繼續說,”李明達不解崔清寂為何停了下來,這才把自己看向遠處的目光收回,落在了崔清寂身上。崔清寂笑著應是,接著道:“但崔才人也不知是為了賭氣,還是心中本就存著傲氣,沒有同意。氣得我堂伯只好作罷,發誓就當沒有過她這個女兒。後過了一年,崔才人病重,擔心常山公主年幼將來沒人護佑,便在臨死前囑託了我父親,只求公主長大後不要遠嫁到貧寒之地去受苦。”“原來如此。”李明達嘆道,“她也說過自己母親出身不好的話,沒想到這背後還有這樣的故事。”“陳年往事,且人早已經走了,連堂伯他們自己都只怕忘了那些過往了,沒人會主動想起。”崔清寂嘆道。李明達轉即不解地看著崔清寂,“但你說的這些過去,與常山公主的死因有什麼干係?”“這是因緣,接下來就是干係。就在常山公主病勢的前五日,”崔清寂說到這裡的時候,就凝視著李明達,欲言又止。李明達正色看崔清寂。“容清寂冒犯,這傳訊息的辦法有些違反宮規,還請公主聽後保密。”崔清寂行禮。李明達:“好,只要不是大是大非,我答應你,不追究。”崔清寂謝過李明達,接著道:“我父親收到了常山公主捎來的信。當時剛好有個宮女被韋貴妃恩賜出宮,是這宮女好心幫常山公主傳了這封信出來。”崔清寂說罷,就把這封信雙手奉給了李明達。李明達狐疑不已,接來信開啟一看,還真是常山公主李玉敏的筆跡。信上只寫了一句話:“楊妃幾番辱我,無處名狀,唯有相求於堂叔,盼得佳法。”落款為‘常山’。崔清寂繼續解釋道:“父親收到這封信後,只覺得不大可能,就把此事擱置了。故而後聽說公主偶感風寒,也未覺得如何,豈料公主此一病人便沒了。父親方想起常山公主之前那封信,斟酌是否該告知聖人。他在私下裡便向高太醫打聽常山公主的死因,想知道其中是否有蹊蹺,得知真的只是風寒病發作太厲所致,父親便未敢把這件事上告。直到我前兩天回來,偶然聽父親提及此事,覺得這話了不得。若真屬實,即便沒有直接害死常山公主,這也是怕是令她病情加重,一直不好的原因。不瞞貴主,父親他並不同意我把此事上告,他覺得我這樣是無端惹事。一則常山公主人死不能復生,再查也挽救不了什麼。二則我們又無憑無據,加之外臣根本無法干涉後宮之事,只憑一封沒跟由的信挑起波瀾,只怕什麼都查不到,最後還會惹得自身麻煩。”李明達能明白崔清寂父親的想法,明哲保身,多一事不如省一事。反正人死了,跟他們其實也沒有多大幹系。這世道哪個人處事不是先求自保。“我不敢苟同父親之言,所以今日得知有機會再見貴主,就自作主張,偷偷來向貴主求證。”崔清寂再行禮,再一次道歉,肯請李明達原諒他剛剛的唐突之言。李明達看著手裡的這封信,對崔清寂道:“倒是我該多謝你,也不瞞你了,我之前聽說了一些她受委屈的傳言,正在查。”崔清寂一愣,鳳目中隨即顯出笑意,緩緩鬆了口氣,“那清寂算是賭對了。其實清寂下決心跟您說這些話的時候,心裡頭還是打著鼓。”“難為你。”李明達掃一眼崔清寂,就繼續往前走,隨後到了西海池,李明達和崔清寂簡單介紹了各處什麼景緻,叫什麼。“林子那邊,順著這條小路去,再往裡就可見到龍首渠。而今寒冬,沒什麼景緻可看,你要是想去瞧瞧,我就帶你去。”崔清寂忙道不必,而今天寒,還是早些回去為好。他的話剛好說到了李明達的心裡,令李明達聽後反而覺得有些不好意思。她剛剛對崔清寂確實沒有什麼耐心,說到底她的‘待客之道’是有問題的。李明達思量自己不該因為知道聖人的安排,就對崔清寂冷淡過度,敷衍太過,便道:“你也說了你自小在博陵長大,難得進宮一次,又是聖人親口命我帶你遊看,你不必客氣。”崔清寂忙行禮謝過,道不用。二人隨即才往回走。李明達故意放慢了腳步。“互相幫一案,昨天晚上父親和我細緻講了,清寂十分佩服顧貴主和房世子竟能洞察並破獲如此複雜的案件。若非親眼所見親耳聽,清寂大概還以為這事是人編出來的,整件事過於複雜可怕。”崔清寂邊走邊和李明達感慨道。“確實如此。”李明達應一聲,直接問了崔清寂,“你此番來長安,是否還打算回博陵?”“偶爾還會回,去探望祖父,但是這次是要打算久住長安了,父親讓我好生讀書參加科舉。”李明達點點頭。“貴主打算如何處理這封信?”崔清寂跟著李明達走了幾步之後,方開口問。“等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