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這麼大的事,你們竟沒有一個人問清楚?”“自然會有人問清楚,再事後呈報給阿耶。這個受威脅的秘密必然見不得人,也不會怎麼好聽,不然二十妹也不會因此受辱,心甘情願地受蕭才人的擺佈。當時大概因為我和二十一妹在場,才略過不說的。那個青竹在宮裡當了多年的大宮女,做事說話也知分寸,很識趣的。”李明達告知李泰自己的分析,言外之意希望李泰也不要追究此事。偏偏李泰聽到李明達的這些話之後,反而更好奇其中的緣故為何。眼珠子動了動,雖然嘴上應承李明達,但心裡頭還是很想弄清楚緣故。“人死不能復生,留給我們的都是好的回憶,也很好,不是麼?”李明達抬眼,對上李泰的眼。李泰怔了下,想想妹妹所言有理,不過他還是難掩好奇之心。李泰從李明達那裡告別之後,就趁機打發人去打聽。準確的訊息倒沒有,不過倒是發現蕭才人出事之後,大吉殿有個小太監也沒了蹤影,死活亦是不知。“常山公主和個太監能怎麼,再說常山公主才多大,這謠言也忒能瞎傳了。”李泰搓搓下巴,覺得這真正的原因到底為何已經是個迷。也罷了,就不去追究,正如兕子所言,留個美好的回憶不受汙損也很好。立政殿。李明達因憶起常山公主,就翻開常山之前給她的一幅畫,看畫上右上角的題詞,竟有些似曾相識,是字數遞增的藏字詩。“撕了,燒了。”李明達道。田邯繕怔了下,本欲問何故,又見公主臉色很是不好。田邯繕趕忙接過畫卷,撕爛了之後,就扔到炭盆去燒。李明達看著火苗漸漸吞沒了“大吉”兩字,最後“弟”也被燒了。這時候門外傳來方啟瑞的腳步聲,李明達方轉過身,整理衣著,去赴除夕守歲宴。李世民與在宮的子女,以及后妃們一同高高興興地守歲等到深夜後,便覺得乏累立刻上身,打發眾人散了。李世民隨即被田邯繕攙扶,就一個人在立政殿宿下。自長孫皇后去世以來,每年除夕夜李世民都會選擇睡在立政殿,且不會叫任何一名后妃伺候。因這一天,本該就是屬於他和皇后同榻而眠,迎來新的一年的日子。至今為止,沒有任何一個女人可在這一天替代長孫皇后的位置,以後也不會有。方啟瑞伺候李世民更衣之後,就床上的帳幔放下,請李世民安寢。李世民因忽然思及長孫皇后,心中哀傷悲泣,竟沒有半點睡意。他睜著眼睛發呆,然後嘆了口氣,問身邊守著的方啟瑞,“那個小太監處置了?”“稟陛下,已經送到長安城外安置,也給了足夠的錢。那孩子倒是單純,至今都不知自己和別的太監不同。”方啟瑞隨即行禮,感慨陛下仁慈。“老了,容易心軟。人都死了,我還計較什麼。”李世民得知那個威脅常山公主的秘密後,確實暴怒過,畢竟這種事情不管發生在哪個男人身上,都會免不了惱火。但是思及常山公主就是因為守護這個秘密幾番受辱,被人挾制,甚至因此憂慮過重而身死亡。李世民心裡就忍不住隱隱作痛。當年他寵幸崔氏,也不過是一時興起,其誕下常山公主之後,李世民就再沒去過崔氏那裡。直至有一天,有人告訴她崔氏死了,李世民才想起後宮裡還有這麼個人,也才念及有個常山公主。想想這個女兒,最後被一個區區才人給逼死了,也是可憐的。她那份守護親人的心,李世民感受到了。大概也是想到了長孫皇后生前一貫仁慈悲憫之心,為了祭奠她,也便放了那無辜的孩子一馬。李世民思來想去,覺得自己竟能做出做出這般大度之舉,差點都不認得自己。初一,清早。李明達就高高興興地來給李世民請安,還奉上了她親手熬製的紅豆銀耳湯。李世民一邊美滋滋地喝著,一邊還不忘笑話李明達,“又是紅豆銀耳湯,你是不是就會做這一種?”“阿耶嫌棄就不喝,四哥還等著喝呢。”李明達說罷就要伸手奪回來。李世民瞪她一眼,忙轉身不許她搶,一口喝完了,忙又要了一碗。“阿耶,您真仁慈,兕子以後一定會好好像您學習。”李明達崇拜地看著李世民道。李世民愣了下,轉而放下手裡新盛上來的湯,一臉防備地看李明達:“好端端的,怎麼忽然誇讚起阿耶了?”“因為阿耶好唄。”李明達高興得給李世民捏捏肩,然後歪頭又說了一嘴的甜話,把李世民哄得哈哈直樂。“阿耶,這湯您喝完了麼,還要麼?”“喝飽了,不然還能再喝。”李世民笑眯眯地高興道,完全沒有注意到李明達別有意味的眼神。“那喝了人家的湯,阿耶就要答應一件事。” 大唐晉陽公主李世民抖了下眉毛,“越來越膽大了,你竟連阿耶也敢算計?”隨即李世民就慎重一張臉,讓李明達且說說看。“上元節,兕子想在梅花庵過。”李明達對李世民嘻嘻笑。李明達生怕他開口就拒絕,立刻先扯了李世民的衣袖,分散一下他的注意,讓他別立刻回答自己,可以先思考一下。李世民垂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