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頁(1 / 2)

“卻也未必是晉州,只是那個方向。或許他說他家在汴州,卻不在汴州城內,在城外呢?”“倒有這個可能,但我覺得可能不大。卻也罷了,沒必要深究。”李明達說罷,就立刻做了決定,命田邯繕通知長孫渙。他們即刻出發,儘快趕往晉州。七日後,長安城。李世民批閱完奏摺,見宮人端了碗冰鎮甜豆花上來,便不禁想起了李明達。李世民用湯匙舀了下,若有所思地感慨道:“兕子最愛吃這個,一到夏日,這麼大小的碗,她自己吃七八碗不在話下。”“陛下又想公主了。”方啟瑞感嘆道。“是啊,本以為她這幾日就快回來了。但剛來了傳信,說她打算去晉陽瞧瞧。這酷暑炎熱,她一個小丫頭跑那麼遠去,多折騰,我也捨不得,十分擔憂。”李世民打個激靈,轉而有些不解地問方啟瑞,“你說當初我怎麼會想到讓她去那麼遠的地方?就是散心,就讓她在京畿道附近走走就是了,想的時候,我一喊她就能回來,說見就能見到。”李世民說罷,眼睛裡就沒了神采,然後摩挲著桌上的一方明黃的絹帕,帕子四角上繡著栩栩如生的龍形圖案。龍的個頭雖小,仍可分辨一片片龍鱗在其上頭,可見繡者用心之至。方啟瑞簡單回憶了下,聖人當初要公主散心的經過。他倒是知道緣故,很是歎服那房遺直的口才好,不過三言兩語,什麼都沒點破,倒叫聖人聞言之後,生生地冒出了一個讓公主外出散心的大膽念頭。聖人身在其中並不知,可方啟瑞冷眼旁觀,卻是看得一清二楚。這事情的起因就在房遺直身上。不過人家房遺直確實沒說什麼特別挑唆的話,此時方啟瑞也不好講明其中的緣故。再者,房玄齡於他有恩,這等小事他也不該多嘴去摻和。保不齊這晉陽公主的好姻緣,真就從她這次出行中得來,那也算是大喜了。李世民抓著手帕,又嘆一聲,轉即還對著手帕跟長孫皇后聊天,“瞧瞧你的寶貝女兒,也不念著我這個孤身一人在家的可憐父親,而今在外頭玩瘋了,竟不想我了。”方啟瑞抿緊嘴角。李世民此刻就是思念女兒的普通父親,斷然沒有什麼帝王的架子,一會兒唉聲感慨,一會兒唏噓後悔,念著兕子一遍又一遍。以至於李治來回話,他都要怪上幾句,怪他當初沒在李明達離開的時候,多囑咐幾句讓她早回的話。李治有點懵,不過受了方啟瑞的幾個眼神兒提醒,也就明白父親是思念妹妹所致,便配合地點頭認錯,“確是兒臣的不是。兒臣這就命人八百里加急傳話至晉陽,讓妹妹一到那裡就儘快回長安。”“胡鬧,你妹妹好容易去了晉陽,便該讓她好生瞧瞧咱們李家起兵興旺之地。做人豈能忘本,你這孩子,說話太不可靠。”李世民又訓李治道。 大唐晉陽公主李治怔了怔,忽然感覺自己沒話說了。李世民抓著手裡的帕子,又嘆了兩口氣,然後讓李治算一算,從晉陽回長安要多久。“按照正常馬車的行進速度,怎麼也要半月。騎馬的話大約七八天,也可能更快。不過十九妹此番是去遊玩,兒臣覺得她的行進速度應該是會慢一些,還要在晉州晉陽稍作停留,算下來至少要個把月時間。”李世民瞪眼:“要那麼久麼,我記得從晉陽遞信而來,卻只用一天就夠!”“阿耶,那是八百里加急傳信,要換人換馬。若十九妹她們也如此趕路,身子必然受不住。”李治深知父親乃是一國明君,自然懂驛站傳信的道理,偏他現在就像個小孩子一樣,要人哄著。“對對對,不急不急,還是讓她慢慢地回來,別把身體累壞了。可你妹妹自小在宮中長大,習慣宮裡的吃住。她這一路出行,那驛站裡會有金銀繪鏤雕的花梨木床,讓她睡得舒服麼?夏日炎炎,熱時可有冰用?若走到半路,她忽然餓了想吃口光明蝦炙,可能吃到?”李世民說罷,就用疑問的眼神看向李治。李治抿著嘴,他覺得他剛剛真不該回應阿耶的話。李世民看到自己兒子一臉的無奈,心裡也清楚這一連串的發問的答案都是‘沒有’,遂有幾分幽怨地嘆氣,以至於方啟瑞再呈上來的摺子他都沒心情去看。“聖人,此乃晉州的奏表。”方啟瑞道。李世民這才拿起來看一眼,內容倒沒什麼新鮮,不過是年中一些政務奏報,講些晉州的太平盛世。方啟瑞見李世民看兩眼就放下了,又小聲提道:“晉州的。”李世民恍然有所悟,高興起來,他立刻執筆揮毫,酣暢淋漓地寫了一封給寶貝女兒的信,並著對晉州的批覆,讓人加急傳信過去。把自己的思念之情對女兒表達之後,李世民這才覺得舒爽了,該幹什麼就幹什麼去。七日後,李明達等人剛到晉州,便被兼任晉州刺史的河間郡王李崇義請到府上。李崇義立刻將聖人的信給了李明達,隨即設宴盛情宴請眾人。李明達看到信之後,有些食不下咽,以疲勞為由先行歇息,打發眾人只管樂呵去,不必顧念她。大家都知公主這是因看了信思念父親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