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大好河山,寸土不讓!(2 / 2)

小說:盛唐華章 作者:青銅劍客

祿自願成為唐朝的羈縻勢力,草原上只剩下死灰復燃的後突厥汗國。

只要這次能夠徹底消滅阿史那家族,就可以將突厥勢力從歷史中徹底抹去!

但唯一讓李瑛擔憂的是,如何保持對草原的掌控?

在正常的歷史中,王忠嗣於天寶四年率兵北上進攻後突厥汗國,歷經一年多的鏖戰,最終聯合回紇、葛邏祿、黠戛斯等部落徹底平定後突厥,將阿史那家族一網打盡。

但沒過幾年,突厥人滅亡之後的權力真空就迅速被回紇人取代。

這個曾經作為大唐藩邦的異族迅速佔領了所有突厥人的地盤,甚至巔峰時期還攻佔了北庭都護府所有的地盤,攻陷了庭州、伊州等富饒的土地。

也就是說,突厥汗國雖然倒下了,但卻在北方的草原上崛起了一個更加強大的回紇汗國。

這簡直是以虎代狼,這是李瑛絕對不想看到的,他必須設法阻止這種局面的發生。

從戰略上來說,趁著突厥內亂,一舉將這個禍害了漢人數百年的蠻夷徹底抹去,自然是個正確的決定。

但在後突厥汗國被滅亡之後,李隆基及其治下的大臣並沒有採取正確的策略控制草原,導致回紇完全接收了突厥滅亡後的豐碩果實,並迅速壯大成為了新的草原霸主。

造成這個結果的原因有以下幾點,功高震主的王忠嗣平定突厥後遭到李隆基猜忌,從四鎮節度使被貶為漢東太守。

這讓心高氣傲的王忠嗣鬱鬱寡歡,到任後酗酒消愁,在四十五歲的壯年不幸暴病而亡。

王忠嗣死後李隆基逐漸荒廢朝政,李林甫把持權柄,朝廷中幹事實的賢臣遭到排擠,無人去關注廣袤的草原,導致回紇人悄無聲息的在草原上壯大。

再加上王忠嗣死後不過五六年的時間,安史之亂爆發,大唐陷入了慘烈的八年內戰,六千萬人口死了一半,導致中原地區都人煙稀少,更不用說沒有漢人到草原去定居。

“等滅了突厥之後,我們大唐定要不惜一切代價在草原上修建幾座城池,用優良的待遇從內地遷徙幾十萬百姓過來,再效仿北庭、安西,修建大量的守捉城與烽火臺,徹底控制草原。”

李瑛在心中暗自沉吟,誓要徹底掌控這塊肥沃的土地。

漢人不喜歡放牧,沒關係,那就在蒙古高原上開墾良田,種植莊稼。

蒙古高原氣候偏冷,讓古人以為這裡不適合播種莊稼,但其實真相是中原地區都缺少人口,誰又會跑到草原上來喂蚊子?

在李瑛穿越前,內蒙古地區的糧食產量位居全國第六,這說明只要經過開墾播種,草原上除了長草還可以長出莊稼。

漢人不願意來怎麼辦?

那就免除賦稅、免費發放糧食種子、甚至免費提供耕牛。

草原上最不缺的就是草,難道還會缺牛?

有了居民就會有商人,到時候給商人免除各種賦稅,再保護其經商,那麼草原上的城市或許就會逐漸繁華起來。

不過,由於位置的原因,就算在蒙古草原上建城,或許也無法像西域那麼繁華。

畢竟絲綢之路從漢朝開始,到現在已歷經千年,從西域各國前往中原的商旅、僧人前赴後繼,也造就了這條不缺人煙的繁華道路。

蒙古高原往北越來越冷,想要發展到西域這般繁華,也許是永遠不可能的事情。

“只要我有幸成為大唐的皇帝,不管這條路再難,我都要嘗試一番!”

李瑛在山坡上駐馬,手握韁繩,遙望著遠處浩瀚的天山白雪,在心中暗自發誓。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