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了楊洄的報告,貞觀殿內鴉雀無聲,氣氛極度壓抑。
丟了長安已經要了武氏集團半條命,還把十幾萬兵馬全部折了進去,這意味著洛陽朝廷能夠調動的兵馬已經不足二十萬。
伴隨著腳步的踢踏聲,兵部尚書徐嶠走了出來,雙手捧著一封奏摺說道。
“啟奏太后,臣這裡有一封剛剛收到的奏摺,是辛思廉之子辛雲京彈劾蘇慶節、張蓋世,控告他二人臨陣脫逃,導致香積寺防線失守,請朝廷嚴懲蘇、張二賊,以正軍法。”
“哦……真是巧了,朕這裡也收到了河間郡王的一封奏摺,他在書信中彈劾辛思廉任人唯親,任命其子辛雲京為主將。
而這個辛雲京貪功冒進,放棄堅固的香積寺防線主動出擊,導致被叛軍擊潰,請求從嚴處置辛氏父子,給將士們一個交代!”
李琦從懷裡掏出一封奏摺,針鋒相對的駁回了徐嶠的請求。
“好了……都什麼時候了,還在互相傾軋?”
武太后氣的拍桌子,“我軍如今處在了全面的劣勢,如果還不能團結起來,諸位的下場定然會跟楊慎矜、劉砥柱一樣!”
楊洄發聲道:“太后所言極是,對於這些將領的矛盾,諸位就不要添油加醋了,都多勸勸他們,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以團結為主。”
武太后端起茶盞來呷了一口:“目前我們手裡能夠調動的兵馬還有多少人?”
兵部尚書徐嶠再次站了出來,逐一做了稟報:
“啟奏太后,目前洛陽城中有八萬兵力,其中有三萬人是從長安帶來的京軍,兩萬從河南各地招募的新兵,另外三萬人則是淮南節度使張均與揚州大都府遣送來的折衝府衛兵,以及各地的州兵。
除了京城的兵馬之外,潞州尚有五萬兵力正在與叛將杜希望對峙,來曜、辛雲京率領一萬八千人守潼關,蘇慶節、張蓋世率三萬人暫時屯兵武關。”
武太后愁眉不展的問道:“李楷洛、李光弼父子投敵,辛思廉戰死,劉砥柱、常凱旋被俘,蘇慶節、張蓋世難堪大任,你們可還有大將舉薦?”
武靈筠這個問題頓時把眾人問住了。
在去掉六個大將軍之後,為洛陽朝廷效力的有過大將履歷的已經是鳳毛麟角,僅剩下李欽、來曜、裴慶袁、任師利四人。
至於鄧文憲,純粹是靠著裙帶關係上位的一個保鏢,用兵能力甚至還不如陳玄禮。
“臣以為,命令李欽放棄潞州,撤到河南來固守洛陽,憑藉黃河天險阻擋河東境內的叛軍兵臨洛陽城下,乃是當務之急。”
一直緘口不語的李林甫捏了捏嗓子,舉薦正在潞州和杜希望對峙的李欽擔任主帥。
但楊洄並不支援李林甫的建議,認為應該命令李欽主動進攻杜希望,只要能夠擊潰杜希望,就可以反攻太原,減輕洛陽的壓力。
“啟奏太后、聖人,有斥候自孟津趕來,有緊急軍情稟報。”
就在楊洄與李林甫各執己見的時候,在貞觀殿門外值班的張寶善抱著拂塵急匆匆的前來稟報。
“宣斥候進殿稟報。”
武太后正了正頭頂的金釵,沉聲說道。
片刻之後,斥候大步流星的進入大殿,在一眾紫袍大佬的注視下跪倒在地。
“啟奏太后,叛將李光弼率領一支大概五六萬人的隊伍攻克澤州,並穿越王屋山,朝懷州治所河內進發。”
倘若懷州丟了之後,長安軍與洛陽之間僅剩一條黃河,渡河之後便可以兵臨洛陽城下。
“為何到處都是叛軍?”
武靈筠被嚇得臉色蒼白,“諸位愛卿快想個辦法啊,叛軍都殺到洛陽城下來了!”
“遷都吧!”
太原丟失,長安淪陷,李瑛軍兩路夾攻,楊洄實在沒轍了。
“方才遷都洛陽不到半年,又要遷都?”
武太后對這個方案極為不滿,“我們還能往哪裡遷?”
楊洄想了想,答道:“臣以為遷都江寧,依託長江,割據南方,不失為一條良策。”
“江寧是什麼地方?”
武太后對這個名字顯然有些陌生。
這也不怪她,自隋朝一直到盛唐,曾經作為南方政治中心的金陵城便一直遭到朝廷打壓,目前僅僅只是一個縣城,隸屬於揚州治下。
楊洄懷抱笏板,清了清嗓子說道:
“江寧屬於揚州治下,古稱金陵、建業,也叫做石頭城,吳大帝孫權最早這裡建都,後來東晉、南宋、陳、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