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半個多時辰,李林甫、裴敦復等人陸續來到集仙殿,皇后武靈筠也被請了過來。
“皇后、諸位愛卿,天大的喜訊啊!”
直到所有人來到現場,李隆基才向眾人報喜,“根據晁衡派人送來的情報,逆賊李瑛十有八九已死!”
“啊……聖人此話當真?”
除了武靈筠之外,裴敦復、王琚等人並不知道李林甫的計劃,此刻聽了李隆基的話,俱都一臉驚詫,還以為李隆基在開玩笑。
李隆基當即把自己和李林甫設計,用一個叫鳳凰的女殺手冒充良家子,跟隨晁衡前往長安接近李瑛,伺機刺殺的計劃大概的說了一遍……
這個計劃本來是由李林甫設計,鳳凰也是李林甫一手培育,可以說李林甫才是這樁刺殺案的主謀和最大功臣。
但在李隆基的嘴裡,他自己才是這個計劃的最大功臣,是自己說服了晁衡把鳳凰送到李瑛身邊,是自己教導鳳凰如何欺騙李瑛,方才有了今日的喜訊。
李林甫瞭解李隆基好大喜功的性格,也不敢和他爭功,由著李隆基自吹自擂,只是默默的站在一旁聆聽。
無論如何,只要能除掉李瑛,那自己的心血就沒有白費!
只要李瑛一死,憑藉李隆基的威望與能力,應該能夠逆風翻盤,那樣自己全家老幼的性命就保住了。
李隆基只說了一半,隨後又讓吃飽喝足的晁量對眾人描述長安城當前的情況,包括七名重臣夜入大明宮、暫停早朝、關閉宮門、關閉城門、加強戒備,種種跡象都預示著李瑛十有八九已經被刺死。
裴敦複道:“根據長安的情況來看,李瑛很可能已死或者性命垂危,可以派人前往風陵渡觀察叛軍的動向。
如果長安逆庭調兵拱衛長安,那風陵渡的叛軍無疑是最近的,他們定然會先抽調這支兵馬返京。”
“裴卿言之有理!”
李隆基命兵部尚書徐嶠馬上派出使者,連夜趕往風陵渡刺探敵情,觀察僕固懷恩是否會退兵?
同時,李隆基又命王倕、鄧文憲集結洛陽城內的軍隊做好出徵準備,一旦僕固懷恩撤兵,立即出兵五萬直搗長安。
“僕固懷恩要繞道孟津渡,咱們直接走潼關,肯定比叛軍更快抵達長安。”李隆基說道。
王倕拱手請命:“長安城內還有四萬叛軍,就算群龍無首,攻城也需要一定的時日。
兵法雲‘兵貴神速’,臣願率一支兵馬提前趕往潼關。
如果風陵渡的叛軍拔營撤退,則臣便從潼關出兵,直叩長安。
如果僕固懷恩按兵不動,說明晁衡的情報有誤,臣再退兵返回洛陽便是。”
大部隊出征,就算急行軍,靠著雙腿一天能走六七十里已經算是神速。
洛陽到長安七百里,風陵渡的叛軍繞道回長安大概在八百里左右,洛陽軍要想在僕固懷恩返回長安之前破城,必須保證三天左右的時間差。
李隆基略作思忖,頷首下令:“王卿言之有理,朕命你率領本部三萬人馬,另外再讓鄧文憲撥給你兩萬,連夜離開洛陽,向函谷關進兵。”
“臣定當為聖人赴湯蹈火!”
王倕拱手領命,一臉士為知己者死的表情。
武靈筠猶豫道:“一下子派出這麼多兵馬,洛陽城內可就只剩下一萬人了?”
“此時不賭,更待何時?”
李隆基雙手一攤,“這可是我們最後也是最好的機會!”
“過了年李儼就十三了,已經可以親政,萬一被長安逆庭的那幫人穩定住了局勢,咱們可就錯失了這大好機會!”
武靈筠無奈:“既然陛下這樣說,那就出兵吧!”
頓了一頓,嘆息道:“咸宜這孩子去幽州二十多天了,到現在也沒有訊息送回來。王忠嗣倒是願不願意支援我們,好歹派人回來知會一聲,也好讓我們心裡有數,真是不像話!”
李隆基胸有成竹的道:“放心吧,別人朕不敢保證,但是忠嗣一定會為了朕而戰!”
李林甫又建議道:“要破長安,少不了精兵猛將,臣建議陛下把李欽之子李晟,以及來曜之子來瑱召到函谷關待命,追隨陛下一起出徵!”
“右相所言極是,兵部馬上下達調令。”
李隆基對李林甫的建議一口答應,命兵部尚書徐嶠連夜發出調令,徵調李晟、來瑱兩員驍將隨自己出徵長安。
商議停當,眾人各自去忙碌自己的事情。
王倕連夜點兵出征,兵部與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