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也不至於被人絕了後。”
“孩兒謹遵父親之命!”李屹彎腰領命,心中難過不已。
李林甫揹負雙手,走來走去:“送出去六個兒子,我李林甫就不會絕後,我就能沒有後顧之憂的與李瑛掰手腕,輸就輸嬴就贏,聽天由命!”
李屹又問:“大郎被父親攆回隴西老家種田,不知道李瑛會不會為難他?”
李林甫撫須大笑:“阿耶其實並未生你兄長的氣,乃是故意將他攆走,好為自己儲存一支血脈。
李瑛以仁義自詡,你阿兄已經離開長安兩三年,堪稱與我斷絕了父子之情,或許李瑛會放他一馬。”
頓了一頓,又道:“當然,如果李瑛心胸狹窄,執意要殺你兄長,那也是他命該如此!”
父子兩人長談半宿,各自入睡。
經過三天的緊張籌備,很快到了安祿山登基的日子。
這座由原先徐州都督府改為楚王府的宅邸又換上了新的牌匾——長樂宮,名字是由李林甫取的,寓意長治久安,百姓樂業。
原先的議事廳經過裝飾,被掛上了“神華殿”的牌匾,當做安祿山以後舉行朝議的所在。
神華殿內,近百名身穿官袍的文武“大臣”手持笏板,分列兩側,等待皇帝駕臨。
他們身上的官袍都是徐州的裁縫趕了三天三夜的工製作出來,款式接近於漢代的官服,也就是俗稱的“峨冠博帶”。
二品及以上穿褐色,三品、四品穿紅色,五品到七品穿藍色,七品以下穿青色。
眾人等了片刻之後,一個文官站在後門扯著嗓子大喊一聲。
“皇上駕到!”
喊聲落下,腦滿腸肥,大腹便便,身穿黑色皇帝服,頭戴袞冕的安祿山在正妻段氏的陪同下,身後簇擁著十名打著團扇的婢子,施施然登上了臨時搭建的丹陛。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武將由史思明帶領站在左面,文官由李林甫帶領站在右面,眾人一起捧著笏板跪倒在地,三跪九叩,高呼萬歲。
“哈哈哈……諸位愛卿平身!”
安祿山大笑著招呼腳下的文武平身,這幫昔日的部屬現在總算成了自己的臣子,算是滿足了自己的一大心願。
接下來,就是張通儒安排的節目。
由八歲的大唐“末代”皇帝李偒捧著“天子印綬”,在幾個宮女的扶持下,戰戰兢兢的走進神華殿,把帝位禪讓給安祿山。
李偒年幼,識字有限,在雙手把“天子印綬”交給安祿山之後,便被幾個婢女帶了下去,由嚴莊當眾誦讀“禪讓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