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肥水不流外人田(1 / 2)

小說:盛唐華章 作者:青銅劍客

李瑛知道李隆基遇見楊玉環好似乾柴遇上烈火,但沒想到李三郎竟然這麼飢渴,簡直就是色中餓鬼!

“嘖嘖……三郎啊三郎,你竟然連一個晚上都忍不住,看來楊玉環長得是真符合你的胃口呢!”

李瑛隔著大門上的窺孔目送楊玉環乘坐肩輿遠去,吩咐薛巖繼續盯著對門,等楊玉環回來後隨時到書房稟報自己。

大概兩個時辰後,到了晚上子時,薛巖一溜煙般跑到書房敲門:“殿下、殿下,對面有動靜了。”

一直沒有睡覺的李瑛急忙以最快的速度來到門坊前,透過窺孔向壽王府觀察,卻發現青色肩輿剛剛進門,只剩下幾個奴僕在掩門。

“那青色小轎裡面坐著的是何人?竟然讓太子爺如此重視。”薛巖忍不住開口問道。

李瑛伸手在他腦門上爆了一個栗子:“不該問的不要問,更不要對任何人提起壽王府今晚發生的事情,否則小命難保!”

“啊?”

薛巖嚇得嘴巴合不攏,“知、知道了。”

從十王宅到丹鳳門也就四五里路程,來來回回算他一個時辰,也就是說楊玉環和李隆基幽會了一個時辰。

“嘖嘖……李三郎真是老當益壯,挺持久的嘛!”

李瑛一邊在心裡嘀咕,一邊走向王禕的別院,“乾柴遇見烈火,肯定一點就燃。要說李三郎今晚和楊玉環沒有發生點什麼,我才不信!”

幻想著李隆基和楊玉環“雙修”的畫面,李瑛彷彿看了一場動作片般慾火焚身,但薛柔、崔星彩、杜芳菲相繼有了身孕,今晚也只能找王禕切磋“武藝。”

想起白天在大明宮裡公孫大娘的風采,李瑛感覺是時候把納沈珍珠為妾的事情提上日程了。

前幾天聽楊玉瑤提起這個名字,李瑛覺得有些耳熟,但一時間又想不起關於沈珍珠的記載。

經過幾天的梳理之後,李瑛逐漸的有了眉目,推測這個沈珍珠有很大的機率就是歷史上的沈皇后,其丈夫正是唐代宗李豫。

要問李豫是誰,答案就是唐肅宗李亨的長子,今年十一歲,現在的名字叫李俶。

如果不是李瑛的穿越改變了歷史,按照正常軌跡發展的話,李俶將在安史之亂時期登上帝位。

這位沈氏在歷史上並沒有留下關於名字的記載,只說其出生於江南吳興縣一個姓沈的官宦之家,在開元末年,以良家女的身份選入東宮。

當然,那時候的太子已經換成了現在的忠王李璵,也就是後來的唐肅宗李亨。

恰好李亨的兒子李俶已經到了娶妻的年齡,於是李亨就把沈氏賞賜給了兒子為妾,併為李俶生下兒子李適。

安史之亂爆發後,叛軍勢不可擋,很快就攻陷長安,身為李俶妾室的沈氏沒有來得及逃走,遭到了叛軍的俘虜。

但沒過幾天,太子李亨在靈武登基稱帝,其長子李俶被拜為“天下兵馬大元帥”,統率各路唐軍討伐叛軍,而作為李俶妾室的沈氏地位也隨著水漲船高。

於是,安祿山下令把沈氏以及李俶的其他幾個妾室全部押解到洛陽,嚴加看守。

在郭子儀、李光弼等唐將的努力下,李俶於公元757年收復東都洛陽,並在掖庭中找到了被叛軍囚禁了將近兩年的沈氏。

彼時,吐蕃大軍對長安步步緊逼,剛剛被李俶收復的長安又危在旦夕。

出於安全考慮,已經被冊立為皇太子的李俶把沈氏以及其他幾個妾室全部留在了洛陽皇宮,以策萬全。

但讓人沒想到的是,就在長安被吐蕃攻陷的時候,安祿山之子安慶緒再次攻破洛陽,沈氏以及李俶的其他幾個妾室不知所蹤。

再後來,當了五年皇帝的李亨病死,已經更名的太子李豫在大明宮登基稱帝,並冊立沈氏的兒子李適為皇太子。

思念著沈氏的賢良淑德,李豫父子派出大量人手在全國範圍內搜尋沈氏的下落,但可惜一無所獲,生不見人,死不見屍。

後來,太子李適登基稱帝,遙尊母親沈氏為“皇太后”,並繼續派人在全國範圍內搜尋母親。

可惜,直到李適駕崩,依舊沒有獲得生母的任何音訊,沈氏彷彿從人間蒸發了一般,冒充皇太后的人倒是蹦出來了好幾個。

李適死後,大唐的相關部門這才停止了搜尋沈氏的事宜,並由李適的孫子唐憲宗李純為曾祖父發喪,追尊為太皇太后,並上廟號“睿真皇后”。

兩任大唐皇帝傾全國之力,搜尋了沈氏將近五十年,依舊未能獲得任何確切訊息,這也使得沈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