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心吊膽地等了兩天,發現朝會時沒什麼動靜,彈劾摺子也沒送到官家面前,頓時放寬了心,又開始偷偷摸摸地給官家捎書了,君臣兩人每天愉快地討論著話本劇情或者某地的風土人情。到休沐日,王雱偷偷摸摸溜去趙御史家拜訪。帖子遞進去後沒多久,門房便出來引他入內。初冬天氣還不算太冷,趙概坐在涼亭裡看書,聽到有人進院子的動靜,擱下書看向被門房引著進來的王雱。這王小狀元長得著實出眾,隨著年歲漸長,越發地俊秀不凡了,難怪許多人都把他當自家子侄一樣喜愛。王雱謝過門房,上前向趙概問好。他餘光往桌上一掃,驚了一下,這不是他被沒收的那本“摺子”嗎?難道趙御史是想仔細看完了,盡職盡責地挑出違禁內容再上書彈劾他?趙概見王雱瞅著桌上那本“摺子”,向來嚴肅的臉龐上帶上點笑意:“坐。”王雱坐下,見旁邊有個煮水的爐子,順手便盛了一壺水去燒著,準備給趙概衝一杯茶緩和緩和氣氛。趙概看著他忙活,等他把水架到了爐子上才開口:“好好的休沐日,不去與你友人們聚會,來我這做什麼?你可知道朝官不能隨意和臺諫諸官往來?”王雱理直氣壯:“我還不算朝官,朝官至少得五品!我這樣的只能叫京官,而且就六品小官,每天只負責跑跑腿傳傳話而已。”別看王雱年紀小,他可是熟讀律法和各種官場規則以及潛規則的。王雱道,“我這幾天吃不香,睡不好,天天怕您彈劾我!所以要是不來一趟,我肯定得瘦個十斤八斤了。”趙概知曉王雱的狡辯能力,開口道:“這書我先放著,不會和別人說起,往後你少幹這樣的事。”王雱聽了,頓時安心了,雖然還是覺得被人拿了個把柄,不過沒有獻不出的殷勤,只有不夠狗腿的人!他麻溜地給趙概煮了杯熱騰騰的茶,興致勃勃地和趙概品評起他家香噴噴的茶來。趙概喝完王雱送上的茶,感覺喝著也比平時香,也不知是因為王雱泡得好還是因為王雱誇的好。他留了王雱兩盞茶,便趕王雱回去了。不管京官朝官,與臺諫往來過密都不好。王雱回到家,和他媳婦兒感慨:“趙御史,好人吶。乍一看我覺得他長得有點兇,現在我感覺他慈眉善目得很。”司馬琰幫王雱分析:“這位趙御史與韓相公他們好像是同年。”韓琦那一年科舉也老厲害,王雱禍害過的吳育、文彥博都是同年,這位御史中丞趙概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