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兒吃著炸螃蟹不錯,夜裡做夢他都夢見了……
展鴒噗嗤笑出聲,“是這麼著沒錯,不過咱們可都不會打魚,能吃著什麼全得看漁夫。早起晨練的時候我跟席桐看見那對姐弟出海了,估計是打魚去了,等會兒叫趙老三去瞧瞧,若是有的只管買回來。”
正好趙老三揹著一筐泥土回來,聽了這話就道:“這個不難,其實掌櫃的您倒不必乾等,若是有想吃的,只管叫他們去打回來,回頭略給幾個辛苦錢也就是了。”
這一帶人們的生活節奏都十分緩慢,大多是近海捕魚,只有偶爾特殊情況了才會出遠海。有時候若是能透過趕海或是沿海垂釣獲得一日所需,那就乾脆直接不動桅。
打那麼多魚做什麼?近的都會打魚,遠的又運不出去!且等過些日子豐魚期到了,結結實實網上幾百斤,曬乾了準備過冬就得了。
展鴒笑笑,“倒是不知道還有這手,今兒且這麼弄著吧。”
趙老三將土倒下,又弄了些枯草和泥,有些遲疑的道:“掌櫃的,村長昨兒還說裡,那姐弟倆……”
“我卻不信那個,”展鴒搖頭,“真要我說,我倒覺得那姐弟倆了不起的很,換了旁人,那麼小的年紀,誰又有勇氣真下海去?難不成就因為太有孝心太能幹了,反而有錯了麼?”
她這話說的實在,趙老三張了張嘴,也說不出什麼反駁的話來,只是小聲道:“話是這麼說不假,不過咱們初來乍到的,到底是外人,若是給當地人知道了,總是不好。”
不好?能怎麼不好?難不成上來把他們這些人打死了?
展鴒輕笑一聲,也沒繼續這個話題,只是轉而說起中秋選單的事兒。
這回連郭先生也忍不住過來湊趣,“烤乳豬要的,不過咱們自家做的烤鴨也不錯。”
中秋不吃烤鴨,那還能叫中秋麼?
“還有那個月餅!”紀大夫急急忙忙道,“蛋黃的尤其好。”
席桐忽然在旁邊涼涼的來了句,“就如今您這體格和體型,即便是做了蛋黃的也吃不了兩口……”
翻譯成大白話就是:瞧您這胖的,還想什麼蛋黃啊!
伴隨著紀大夫的大紅臉一起發出來的,還有打死不胖郭先生鼻腔中一聲響亮的嘲笑。
趙老三他們和泥行,可論到砌烤爐就是外行了,還得看席桐。
展鴒跟他一起下手,又叫趙老三他們在旁邊打打下手,不到一個時辰也就弄起來一個簡易的。固然比不上一家客棧的原裝貨,可短時間內應付事兒也夠用了。
“掌櫃的!”趙老三的小夥計急匆匆跑進來,指著外頭道,“那對姐弟回來了,才剛我瞧見了,還沒上岸哩!”
展鴒一聽,飛快的誇了他幾句就往外走去。
一出院門,果然就見早上那條小船回來了,弟弟正踩在水裡揹著繩子將船拖上岸。
“可打到魚了?”
聽見聲音的姐弟倆齊齊抬頭,見一個漂亮女人正衝他們笑吟吟的,微微吃了一驚。
他們已經許久沒見有人對他們笑了。
展鴒耐心等了許久,又問了一遍。
姐弟倆這才回過神來,先本能的往四周看看,見沒有人,這才小聲道:“打到了,您要買麼?”
他們知道眼前兩個人是前幾天才來的老爺夫人,聽說是來耍的,可他們也實在想不出這破敗的小漁村有什麼好耍的……
左右有錢人的想法,他們是真的想不通。
弟弟舔了舔乾裂的嘴唇,徑直上前將船上兩個大木桶上面蓋著的油氈布掀開,“都是才撈上來的,新鮮的!”
姐姐有些緊張的抹了把臉,“魚都算十文錢一斤,蝦什麼的……您隨便給些就成。”
本村居民家家有漁船,人人會捕魚,自然沒得買賣,他們姐弟倆都是跋涉十多里,去外頭的集市上賣的,不光費時費力,如今天氣又熱,大部分海貨沒等運到就要死了,也賣不上什麼高價去。若果然能在眼前就出手,自然是最好的。
十文錢一斤?
展鴒和席桐驚訝的對視一眼,這不跟白撿一樣嗎?
光是這大半天的功夫吧,難道這兩個孩子不吃不喝的麼?
一共三隻大木桶,裡頭魚蝦蟹貝什麼都有,額外還有兩隻正張牙舞爪的八爪魚,十分豐富。
席桐略看了眼,“這可不是近海會有的。”估計少說得出去幾十海里了,在這個全靠人力和風力行船的年代,這段距離可不算近了。
姐姐抿了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