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郎君險吃碩鼠精時,他說幹就幹,要抓人了!
沒錯,莫文遠除了皮質細嫩,肉有延年功效之外,還以另外一點在妖界為妖所知,那就是他和普通法師不一樣,不僅吃肉,還吃妖怪!
他的名頭可以止小妖夜啼。
“大大大大大大王,真的要去捉莫文遠?”
仙鶴摩拳擦掌:“那當然!”他想醃菜想的口水都要滴下來了!
小妖們:“噢噢噢噢噢噢噢噢噢噢噢!”氣勢很足,不愧是大王!
……
又行幾天,莫文遠一行人終於到了緱氏山山腳下,他坐在中黑羊背上,腰帶中懸掛降魔杵,抬頭望緱山,正想感嘆,卻不想接連“阿嚏阿嚏阿嚏——”,儼然成了感冒患者。
“莫小郎君,身體可好?”
“無事無事,只是鼻頭癢癢罷了!”
緱氏山歷史悠久, 在各種遊記書中經常露面,追述至源頭, 首次書面記載出現在《山海經》中。
《山海經》共二十二篇, 然經年累月, 散逸不少,到現在只剩下十八篇為人所知, 其中山經五篇,海外經四篇, 海內經五篇,大荒經四篇,緱氏山在《東山經》中出現過:又南五百里,曰緱氏之山, 無草木, 多金玉。原水出焉,東流注於沙澤。
《山海經》是名書,在玄幻大唐更有特殊地位, 慧智法師曾經教導過莫文遠,但凡是在山海經中出現過的精怪,皆為真實存在, 而且比起吸收日月精華成精的小妖,能夠在盤古開天闢地後不久便存在, 活到現在都已成為了不得的一方妖王,其歷史之悠久,同神佛相似。故而將他們當作傳說中物, 敬而遠之就罷了,若有朝一日重頭彩遇上,還是跑遠點吧。
饕餮已被踢出圈。
莫文遠不僅看過《山海經》,還看了很多遍,他的記憶力又好,久看能誦,便拿山經中的描述問中黑羊:“此山真能產金玉?”他們正在半山腰,一路上的景觀不同於書中之描述,草木植被比起茂盛之山確實少些,卻不是沒有,相反,莫文遠看見了各色野花,顏色鮮豔,簇擁在一起,很是可愛。
中黑羊:“咩咩咩咩咩咩咩撲哧撲哧”還發出兩聲笑,他搖搖羊頭,耳朵被離心力甩在半空中,告訴莫文遠篤信書本是要不得的。
若至現在還能產金玉,山早就被挖空了。
莫文遠敏銳地捕捉到了“現在”二字,他道:“以前難道可以?”
中黑羊:盤古開天闢地後,山川河流日月星辰應運而生,仙山靈河中更有異寶現世,某地靈力充足,便是普通石塊都能變成玉,產金玉不過爾爾罷了。
莫文遠聽後咋舌,心說玄幻大唐就是玄幻大唐,一點都不科學。
緱氏山的草木不多,小動物卻不少,一路下來他們看見了不少動物,白兔松鼠悠哉悠哉的山雞野鴨傍地走,眼神靈動,並不怕人,莫文遠與野兔對視,見其耳朵一下子豎起,後腿刨土,還挺可愛。
僧人見生靈眾多,還雙手合手,口呼佛號,已沉浸在此地的秀麗的風景中。
莫文遠悄悄對中黑羊說:“你不是神獸?我觀此飛禽走獸聰明伶俐,可會在無人時出現向你問安?”他聽說過百鳥朝鳳的故事,大興善寺的老和尚在同他說故事時又講到麒麟等瑞獸受到森林百獸歡迎,便是兇性最足的老虎見其都會升騰起保護的慾望,乖順地低下頭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