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形相仿,味道就不知了。”
連續曬兩日後,褪去了黃綠色的粉絲在陽光折射下呈現粉白,晶瑩不剔透,莫文遠看後與有榮焉,心道其質量怕是能與龍口粉絲相提並論。
中黑羊:“咩咩咩咩咩。”
此物可做何種吃食?
“我欲作一鴨血粉絲湯,再烤幾隻扇貝,以粉絲為佐料。”
想到它們的滋味,便是莫文遠都想流口水啦!
鴨血粉絲湯是南京名吃, 更是金陵小吃中重要的代表,其做法簡單, 很適合在自營小店中賣。莫文遠相信, 一旦綠豆成功耕種, 粉絲實行量產,這道菜一定能成為鎮店之寶。
而且, 與其他不宜儲存的食材不同,曬乾後團成團的粉絲很方便旅客隨身攜帶, 價格不高,燒開吸水後抵飽,比起生硬的乾糧,粉絲幾乎就是人間美味。
鴨肝是莫文遠幾天前滷的, 顏色呈灰色, 他把鴨肝切成一小塊一小塊,裝入盤中;油豆腐果與鴨血在鼎中盤桓,眼看時間差不多了, 大漏勺接著粉絲,在煮開的鍋裡過一圈,也就一兩分鐘的功夫, 粉絲就燙熟了。
從大鼎中盛湯,撈鴨血和油豆腐, 把粉絲往碗裡一倒,再加上翠蔥香菜,香噴噴的鴨血粉絲湯新鮮出爐。
李三娘在門外看著莫文遠做, 她和兒子想法一樣道:“我看這菜適合在鋪面賣。”方法簡單,速度又快,她估摸做碗鴨血粉絲湯的時間和做一碗豆花差不多,而且配料的錢也不多。
“等綠豆多了就可以,現在綠豆太少了,自家人吃吃都不夠,更不要說賣了。”
“等到四月份種些。”
“你會種?”李三娘奇了,他家兒子農田都沒怎麼下過,怎麼會種新式產品?總不能又是菩薩告訴他的吧!
“不僅我會種,只要是田裡刨食的都會種。”他道,“和種黃豆的方法一樣,不難。”黃豆的生命力頑強,收成也不少,便是再貧窮的家裡,只要沒有遭遇連年的天災,就能靠吃黃豆挨很久,他也挺能理解為何無人把綠豆帶回中國的,就飽腹感而言,黃豆確實比綠豆強,便是在種植此類豆的天竺,也僅用它燒水或者煮熟了吃,並不抵飽。
李三娘聽後也道:“這麼容易?”那樣確實可以種。
說話間她從莫文遠的手上把托盤接過去了,矮桌前眾人已在坐著等,中黑羊又變成了少年人的模樣,他這段時間人型控制得很好,可以穩定地長時間出現,吃飯時經常以此種形態端坐在桌邊,家裡人已習慣了他的存在。
莫小狗先吸一口粉絲道:“此物口感與餺飥相去甚遠。”勁道,不易咬斷,藕斷絲連,富有彈性,容易吸收湯汁。
餺飥吸多了水也會漲,但兩者的吸水不太一樣,面吸收了水後體積漲大,質地變軟,味道卻還一個樣,粉絲的吸水能力還要強,也更易染上湯汁的味道。
總的來說,新吃食很受家裡人喜愛,他們吃得滿心歡喜,並一致認為此物可以量產,他們家的田終於要有用武之地了!
……
在莫文遠離開長安的半年內,李三娘等人也沒閒著,尤其三娘,下了好幾回江南,充分考察了當地的市場,不斷修改令李三娘食肆入駐江南的方案。
長安與江南之間距離不近,然行走兩地卻不要花太多時間,從隋煬帝時期起,江南就被稱為長安糧倉,供給糧食。沒法,長安雖有關中沃野之稱,然長安城中的市民實在是太多了,本地的糧食實在無法自給自足,朝廷眾人選擇從江南走水路運輸糧食。
談到兩地之間的水路,李三娘便有說不完的話,侃侃而談:“往返兩地,最快就是走水路,廣通渠與通濟渠相勾連,可至淮陰,隨後經過邗溝與江南河,可至餘杭。“李三娘考察過四地、分別是應天府、蘇州、揚州還有杭州郡,,四者都很繁華,城市風貌各有千秋,考慮到揚州城市最為繁華,本地富豪又多,交通也便利,她最後還是決定把江南第一家店定在揚州。
李三娘是個有野心有遠見的人:“江南只開一家店是遠遠不夠的,居民也頗為富庶,揚州開第一家店後,只要經營得當,其他幾地也可跟上開店。”
莫文遠對揚州還是很好奇的,唐代揚州之繁華從後世詩句中就可見一斑,無論是“煙花三月下揚州”“還是二十四橋明月夜”,說的都是揚州的景觀,許多文人墨客都流連於此,他道:“揚州怎樣,繁華與否?”
“繁華是肯定繁華的。”李三娘道,“可別同長安相比,揚州的繁華與此地並不相同。”帶有江南水鄉的繾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