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頁(1 / 2)

小說:大唐第一廚+番外 作者:浮雲素

在沒有絞肉機的古代,醃製香腸所耗費的時間變得更長,原因很簡單,光是剁碎肉就不知道要花多長時間。在動手剁肉之前,莫文遠先找了口大鍋,在其中加入八角、花椒、桂皮等香料熬煮,以備後用。

香腸的肉也有講究,要有肥有瘦,就莫文遠自己看來,他更喜歡香腸中的肥肉部分,蒸熟後滋滋冒油,筷子尖戳一下就能看見淡黃色的油汁從香腸片中冒出來,滴落在白胖的大米飯上,就這香腸他能夠吃一大海碗的飯。若是不配飯空口吃香腸,肥肉部分也是極好的,與需要牙齒研磨,透著絲絲縷縷鮮味宛若風乾牛肉般的瘦肉不同,肥肉部分咀嚼起來那是很爽的,一點都不黏著,爽脆可口,吃後葷香盈滿口間,私心而論,他覺得香腸中的肥肉比傳統豬油還要香好幾倍!

出於個人偏好,在灌香腸的時候,他的肥瘦比例接近六比四。

豬肉被切成一塊一塊的小丁,白色的肥肉與紅色的瘦肉嚴嚴實實碼在盆裡,這麼多肉並不需要除了鹽外的其他調味料,他在加入足量的鹽後便下手揉搓,確定肉均勻攪拌,鹽的鹹味深入到了每塊肉丁之中。

辛香料熬煮而成的調料湯與豬肉丁均勻攪拌,待其靜置一段時間,肉料便新鮮出爐。

相較於準備料,灌香腸的部分就有點簡單了,莫文遠直接點了幾名夥計幫自己,腸衣崩在木製小漏斗的嘴上,調配好的肉料源源不斷地灌進去,夥計在他的指點下給香腸分段,用羊腸線把肉腸勒住,一節節肥美的香腸新鮮出爐,被掛在院落中的架子上迎風招展,不僅是好吃如中黑羊,便是李三娘看了之後都想流口水。

肉肉肉肉肉肉肉腸!

李三娘自認平日裡吃肉頗多,然便是她看香腸,都垂涎欲滴,肉腸給人的感覺和大塊肉給人的感覺是不同的,前者分量十足,吃多之後容易膩味,但後者卻是怎麼吃都吃不膩的,而且也不知何緣故,吃香腸很容易給人帶來心靈上的滿足感,豬身上各個部分被混合在一起,匯聚在短短一根腸中,著實奇妙。

“咩咩咩咩咩咩咩!”口水三千丈的中黑羊發問,何時可吃?

莫文遠笑道:“別急別急,起碼要曬一旬有餘,江南的冬日不夠冷,曬的時間最好再多些。”

中黑羊聽後,便是連尾巴都垂下去了,世界上還有什麼事比好吃的在眼前卻不能吃,更令人悲傷?

……

菩薩帶著青銅鼎趕至江南,青銅鼎到此地後心中激動之情更盛,恨不得隔日就見到莫文遠,看他廚藝如何。

菩薩卻不是很急,他深諳賣關子的藝術,也知道冒然出現在莫文遠面前,與在重要場合出現在對方面前殺傷力不可同日而語,於是他安慰青銅鼎精道:“再等等再等等,好機會就要來了。”

莫文遠言必行行必果,說了供奉菩薩,此習慣就保留下來,一月供奉一次,風雨無阻,便是偶爾工作過多,他也是寧可找徒弟協助,也不願意漏了菩薩的供奉。

菩薩口中的好機會就是趁供奉之時送青銅鼎精下來。

他供奉吃食的地點是大明寺,大明寺是淮揚數一數二的大廟,此廟初建於南朝宋孝武帝大明年間,寺廟名稱多變,隋代時也曾被稱為棲靈寺、西寺等等等等,相較於其他幾百年的古剎,他在唐代並不算是甚很老派的寺廟,然而廟宇建築氣魄恢宏,又有高僧在此,排位一下子就靠前了。

現在大明寺的主持為慧遠和尚舊時老友,他與慧遠和尚保持著密切的書信聯絡,知莫文遠算是慧遠的半個弟子,便很照顧他。

對菩薩的日常供奉就是在大明寺擺的。

然今日供奉卻與以往有所不同,吃食甫一擺上矮桌便金光大作,且別說是陪同莫文遠進殿堂的和尚,便是室外和尚都大驚,管他們原本是在做什麼的,都口呼佛號,匍匐在地。佛光對僧人來說有醍醐灌頂之用,他們就像是愚笨之人喝了能夠令智慧通達的瓊漿玉露,頓悟良多。

處於佛光最中心的莫文遠倒是沒感到菩薩的威力,他只聽見對方之聲猶如撞鐘一般衝入耳中,在靈臺間不斷迴盪。

“莫大郎,此青銅鼎物老成精,原是易牙烹湯時所用之鼎,他言只為天下名廚所用,聽聞你的名聲便想見識你之廚藝是否名副其實。”

“青銅鼎也有千變萬化之神通,可隨主人心念所動,變化為任何一種炊具,乃絕世名器,望你可收復其為己用。”

莫文遠聽後不由心動,可化成任何一種炊具?那豈不是平底鍋高壓鍋蒸鍋任何鍋都能變成?就不知材質是否可以跟他外表一樣千變萬化,如果是的話,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