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奇了怪了,他恍然大悟,合著白馬寺有服務,只要是捐贈香油錢的大戶都送上精美禮品。他私心覺得這服務政策很不錯,回長安後可以跟慧遠師傅提提,看他們要不要也搞一出。
他低頭,又見矮桌上還有一摞紙,莫文遠道:“大師,此乃何物?”
僧人道:“此贈與有向佛之心的施主。”
在得到同意後,他捻起一張紙放在眼前打量。這是一張正反印刷的薄紙,正面印了觀世音菩薩端坐蓮臺之上的圖,逼仄處擠著幾行字,是妙法蓮華經的段落,而反面繪製的則是白馬寺的山門,只要是路過寺廟的人就能辨認出。
莫文遠:這這這、這是小廣告啊!
他被白馬寺的騷操作給驚呆了!
佛道之爭在玄奘西行後稍有緩解,原來佛教已佔據上風,兩家回不到十幾年前龍爭虎鬥奇虎相當的局面。但暫時的優勝並沒有讓僧侶感到輕鬆,相反他們還是樂於吸納新的信眾,讓教派深入民間。
唐朝的識字率並不高,即使是在長安洛陽,讀過書的小娘子小郎君都寥寥無幾,故而比起看不懂的經文,圖畫更能吸引百姓眼球,白馬寺的廣告紙起宣傳作用,菩薩圖令平民窺見神仙的莊嚴寶相,而白馬寺的山門則能將他們指引到正確的地方。
真是好方法啊!
莫文遠的商業嗅覺並不強,後世積累的經驗能稍作提點,讓他意識到在此時代發廣告紙是絕妙的好主意。
李三娘的眼中已散發出精光,她急切道:“大師可給我們一份?”
僧人怕是沒有遇見過娘倆兒這樣對小廣告感興趣的,立刻將紙遞給他們,口呼阿彌陀佛。
李三娘慎重將紙張摺疊,收入懷中,他與莫文遠對視一眼,明瞭對方眼中的意思。
小廣告,很有搞頭啊!
……
白馬寺的東門開在城中,山門外幾步遠就是鬧市,和尚們空出一間小屋作為豆腐店,寺廟內僧人做的豆腐皆在此地售賣。
正巧,今日守在店中的是曾在興善寺落腳的遊僧,忽遇莫文遠與李三娘,張大嘴巴便道:“李施主,莫小郎君!”
莫文遠咧嘴道:“星空大師,許久不見,可好。”
星空行佛禮道:“託莫小郎君福,有了做豆腐的手藝,到哪都不擔心化不到緣。”僧人在化緣唸經之餘經常做些小生意以維持生計,有些甚至還幫助寺廟開墾農田。然小生意誰都可以做得,縱然編了草鞋柳筐到街上叫賣,也不定能賣出幾個,豆腐卻不一樣,大江南北都為它所著迷,即使是在遙遠的邊關地區,靠豆腐手藝依舊能夠養活自己,對雲遊四方居無定所的僧人來說,這門手藝實在是太重要了。
所以他們都很感激莫小郎君。
李三娘見他同星空師傅相談甚歡,微微點頭以示招呼後就先離開了,她很信任莫文遠的眼力,挑豆腐訂貨之類的事交給他就好,李三娘自己還需在城中跑幾圈,看有無合適的院子與商鋪。
莫文遠先說三娘有意在洛陽城中開食肆,星空自覺是單大生意,態度更加殷勤,連忙引莫文遠去看他們的成品。
星空學做的是南豆腐,質地滑嫩,與他們在長安城中用的相差無幾,莫文遠覺得靠譜,又問道:“可否去磨坊一看?”
星空道:“還請小郎君先等等,我與白馬寺中的師兄弟打聲招呼。”
白馬寺中的僧人見兩人相談甚歡,只以為是他鄉遇故知,等星空三言兩語概述莫文遠身份後,他們看人的眼光有不同了,眼神中有敬佩,有讚歎,更有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