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覺得女官的話有幾分道理,她決定一方面繼續推進祈福和支援邊疆的活動,用實際行動堵住眾人之口;另一方面,她要像上次一樣,查出謠言的源頭。
經過一番探查,發現謠言是從一個新入宮負責灑掃的小太監那裡傳出來的。皇后讓人悄悄把小太監帶到一個偏僻的宮殿審問。小太監起初還嘴硬,不肯說出背後指使之人,但在皇后嚴厲的目光和威逼利誘下,終於道出了實情。
原來,這個小太監是被一位常在買通的。這位常在入宮多年,一直不得寵,看到邊疆戰事一起,便想趁機興風作浪,引起皇帝的注意。她勾結了宮外的一些勢力,透過小太監在後宮散佈謠言。
皇后掌握了證據後,並沒有立刻處置這位常在。她深知現在前線戰事吃緊,後宮不宜再有大的動盪。她只是讓人把常在監視起來,同時讓女官將這件事情的來龍去脈寫成密信,悄悄送到皇帝的御書房。
皇帝收到皇后的密信後,心中既憤怒又感激。憤怒的是後宮之中竟然有人如此不識大體,在國家危難之際還妄圖製造混亂;感激的是皇后如此深明大義,在這種情況下還能顧全大局。
皇帝抽空來到皇后宮中,對皇后表達了自己的愧疚和感激之情。皇后溫柔地勸慰皇帝,讓他不必分心於後宮之事,只管安心處理朝政,擊退外敵。皇帝看著皇后,心中滿是敬佩,他緊緊握住皇后的手說:“朕得皇后,實乃朕之福分,亦是國家之幸。”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有了皇帝的支援,皇后更加堅定了自己的做法。她繼續在後宮有條不紊地做著自己的事情,那些謠言也在她積極正面的行動下漸漸消散。隨著皇后的祈福活動持續進行,前線也不斷傳來好訊息,將士們英勇作戰,逐漸擊退了外敵的入侵。
外敵被擊退之後,皇帝開始著手清理朝中與外敵勾結之人。那位常在也被皇帝打入冷宮,她的家族也受到了牽連。而皇后經過這次考驗,在皇帝心中的地位更加不可動搖,在後宮也成了眾妃嬪心中真正的主心骨。皇后深知,後宮的安寧與國家的安定息息相關,她將繼續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守護這片屬於皇帝和眾多妃嬪的天地。
隨著外敵的敗退和朝中奸佞的肅清,皇宮內外都沉浸在一種劫後重生的喜悅氛圍之中。皇帝論功行賞,對在戰事期間有貢獻的大臣們一一嘉獎,而後宮之中,皇后的威望也如日中天。
然而,皇后並未被眼前的繁榮景象衝昏頭腦。她深知,經過這一系列的動盪,後宮妃嬪們的心態發生了諸多變化,有些妃嬪雖表面恭順,內心卻可能藏著不甘與嫉妒,稍有不慎,新的紛爭又會興起。於是,皇后決定舉辦一場盛大的宮廷宴會,名為“和寧宴”,旨在讓後宮眾人放下芥蒂,共享太平。
“和寧宴”的籌備工作在皇后的精心安排下有序進行。各宮妃嬪們也都積極參與,畢竟誰也不想在這個時候表現出不合群。宴會當日,宮殿被裝點得金碧輝煌,絲竹之聲悠揚迴盪。
宴會上,皇后坐在主位,儀態萬千地看著眾妃嬪談笑風生。酒過三巡,一位新進宮不久的昭儀突然起身,向皇后敬酒。她恭敬地說道:“皇后娘娘,此次和寧宴實在是您的英明之舉,讓臣妾們能有如此歡快之日。臣妾心中對娘娘滿是敬佩,這杯酒敬您。”皇后微笑著點頭,接過酒杯淺酌一口。
可誰知,這昭儀放下酒杯後,卻話鋒一轉:“娘娘,臣妾聽聞,在邊疆戰事緊張之時,後宮雖一片祈福聲,但也有不少暗流湧動。有傳言說,有些妃嬪竟暗中與宮外之人有書信往來,似乎在謀劃著什麼。”她這話一出,原本熱鬧的宴會瞬間安靜了下來,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她的身上。
皇后心中一凜,她知道這個昭儀突然提起此事,必定不簡單。她不動聲色地問道:“昭儀這話說得嚴重了,本宮怎麼從未聽聞此事?你可有證據?”
昭儀輕輕一笑:“娘娘,臣妾也是偶然聽一個小宮女說起。那小宮女曾看到一位貴人的貼身丫鬟在宮牆邊與一個陌生男子交頭接耳,還遞上了信件。臣妾覺得此事關係重大,不敢隱瞞娘娘,雖無確鑿證據,但也希望娘娘能徹查此事,以保後宮安寧。”
皇后目光掃過席間的妃嬪們,看到眾人表情各異,有的好奇,有的緊張,有的則是幸災樂禍。她知道,無論這昭儀所言是真是假,這件事都必須妥善處理,否則又將引發後宮的動盪。
“昭儀有心了。本宮自會派人調查此事,若真有此等不安分之人,本宮定不會輕饒。但在沒有證據之前,本宮也希望眾姐妹不要輕信謠言,以免傷了姐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