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給兒子鋪路。蔡奶奶為了滿足孫子的明星夢,賣了老房子,湊了一筆錢,送孫子去學各種才藝。
為了讓孫子接受頂級藝術薰陶,她花高價請了各種大牌老藝術家。
蔡旭14歲時開始拍戲。蔡奶奶陪著孫子去試鏡,奔波於各個劇組,無論是烈日炎炎,亦或是寒冬臘月。
那會兒蔡旭爸爸事業危機,奶奶從未告訴孫子家裡困境。在學校時,給他足夠零花錢,讓他足夠體面。騎著腳踏車載他去劇組,通常也是提前在路口停下,讓孫子自己走過去,以免被同劇組的人看見,丟臉。
有一次,蔡奶奶為了給孫子接到一個戲,特意跑去大劇組找知名導演。為了把孫子的簡歷遞到導演手上,寒冬臘月的天,爬去定南山,被山道上的冰滑倒,摔傷了腿。
她第一時間不是去醫院,而是先去找導演把孫子簡歷遞過去。
最後還是劇組導演送她去的醫院,導演被老太太的毅力感動,同意用蔡旭。也正是因為這部戲,讓蔡旭成為了“國民弟弟”。
這些疼痛,奶奶從來不覺得疼,反倒覺得是幸福的。她覺得能用這點辛苦,換取孫子一個機會,非常值得。
孫子喜歡吃她做的蛋炒飯,往年無論孫子去哪個劇組,她都會跟著過去,給他做蛋炒飯吃。最讓她開心和驕傲的是,小孫子非但不覺得她的陪同是累贅,反倒覺得是求之不得的甜蜜。
蔡旭18歲成年,覺得自己已經長大成人,想讓老人家輕鬆些,享清福,便讓她安養生息,不必陪著他跑每個劇組。
奶奶味覺退化,蛋炒飯越做越難吃。可蔡旭從不覺得她的蛋炒飯難吃,反而能把她的蛋炒飯誇上天。
在喜魄的回憶片段中,那些畫面像電影一樣放映著。讓奶奶覺得幸福和欣喜的,不是晚年有大魚大肉吃,而是兒孫自有兒孫夫,她的旭旭終於完成了自己的夢想。
……
奶奶的喜魄和愛魄同時出現,心甘情願進了招魂幡。緊跟著出現的是奶奶的怒魄和惡魄。
空中那糰粉色的霧氣,開始回放讓奶奶生氣憤怒和惡性大發的回憶片段。
蔡旭出名後,奶奶學會了上微博。她笨拙地滑動螢幕,看著網上那些關於蔡旭的流言蜚語,氣得手發抖,眼淚止不住往下流。
蔡旭16歲時,同劇組製片人想潛規則他。雖然事後蔡旭安然無恙,可奶奶卻咽不下這口氣,找了“老年迪斯科”姐妹團幾個老人,蒙著面把女製片人拖到深巷裡打了一頓。
這是奶奶的“惡”,也是她一直藏在心底的秘密。
她怕孫子知道這件事後悔不理她,也怕孫子苛責她為老不尊。
第六魄“欲魄”出現後,回憶畫面又被切換。
奶奶到這個年齡,唯一的慾望就是孫子成名。有一年孫子需要打榜,她為了給孫子造勢,蹲在電腦前通宵兩晚,就為了幫孫子打榜。
在蔡旭剛出道,微博粉絲只有一千的時候,她時常為了孫子,裝成粉絲去鼓勵他。
老人家笨拙地用一根手指在鍵盤上戳字:“旭旭,我為你痴,為你狂,為你禿頭撞大牆!旭旭加油,你是最棒的旭旭!”
老人的哀魄出現,回憶畫面又換了。
畫面裡,是蔡旭爸爸和媽媽離婚的片段。她抱著只有幾歲的旭旭,一臉哀傷說:“好好的家,怎麼說散就散了呢。外面的女人有什麼好啊,有什麼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