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好了,有了煤炭,每家每戶都省下了不少錢。還有,今天的鐵也便宜了一些。蜂窩媒由於百味豆腐齋的最先使用,在京城很是流行。趁著鐵便宜的時候,有餘錢的人家都會打上一口爐子。或放在廚房或放在客廳或放在屋裡,方便得很,坐上一口鍋,或燒水或煮吃食,都是極為方便的。而且受去年虞國公府溫室種菜的啟發,許多人家都會在放爐子的屋裡種上一些小青菜。大規模種植是沒辦法的,太費煤炭了。但是種上幾架子,還是夠自家吃的。大冬天的時候,看著水靈靈的青菜就眼饞,做飯時候偶爾掐上一把或炒或煮,都是極為美味的。有肉有菜有糧食,餓不到凍不到,這就是百姓們心目中的好日子。老百姓們明顯地感覺到這日子是越來越好過了。而這些利民惠民的措施,來年會由京城向全國普及。宮家那片希望之田收割的時候,為了方便來年春季稻穀新式插秧法的推廣,從全國各地徵集了一些在本地有善行美名的良民進京參觀。眼見為實耳聽為虛,看到希望之田以及整個京城郊區田地都是沉甸甸的稻穗,見到的人都信了這新式插秧法能增產。如今全國多地百姓都翹首以待呢。就在這時候,有流言傳出,涼王在涼州欲反。百姓們聞言第一個念頭就是不喜,民心全都站在大梁這邊。大炮一響,黃金萬兩。在大梁雖然沒有這句話,但無論是皇上還是臣工還是普通的老百姓,自上而下,都知道戰爭是銷金窟。能擒住禍首或者透過小規模的戰役就能解決掉涼王的話,是最好的,這是泰昌帝最樂觀的想法。但他卻不會因為有這樣的想法,而什麼都不做。皇帝暗中下令陳兵涼州,東南兩路大軍都有調動的跡象。他積極地預防應對著可能會發生的戰事。虞國公府瀰漫著一股低氣壓,涼王欲反的事,虞國公府的主子們知道得比外面的人都要早。這日,虞國公府一回府就被請到老太君跟著。&ldo;咳咳,涼州太危險了,不行的話讓他們夫妻二人回來吧。政績名聲什麼的,都是其次,總得有個前提,那就是活著。&rdo;這是老太君見到他的第一句話。宮曜靜靜地聽著,哪有那麼容易?有時候滿門的榮耀,就是鮮血和人命換來的。宮令箴在涼州,已經身陷局中,退無可退,要麼生,滿身榮耀歸來,要麼死,為了君上鞠躬盡瘁死而後己。但他不能這麼說,老太君的身體受不得刺激,所以他只說自己會努力斡旋。自入冬以後宮老太君身體就一直不大爽利,精神頭也不太好,請了太醫來看,只說人老體質虛,讓好好將養。後來國公爺宮曜又請了幾位有名望的大夫,都沒看好。最後連泰昌帝都驚動了,派了御醫來探望,御醫也只是開了一些榮養的藥丸。回宮之後,御醫告訴泰昌帝宮老太君是天命快到了,身體各個臟腑老化,實非人力所能及。為著老太君的病體,這些日子,虞國公宮曜一直都在發愁。恰巧張國師見了,主動登門。去看過宮老太君之後,告訴虞國公,松鶴院這個名字太過陽剛了,不利於女性居住,讓他們還是改個名或者遷居,能對老太君有利。松鶴院是當初老國公還在在的時候起的,這些年老太君一直捨不得換名字。對於張國師的提議,宮老太君最終只同意遷居。涼州涼州主城的氣氛也是極為壓抑的,老百姓們也不知道為何,心裡總不由自主地焦躁起來。這一日在涼州主城的一座鄰近集市的茶棚裡,一個穿著體面的中年胖子坐在茶棚裡喝茶。不少相熟的人見了他都和他打招呼,說著說著就提到了他此次京城之行。&ldo;陳老爺,你不是去了你京城表姑家回來嗎?和我們說說京城老百姓們過的日子唄。&rdo;京城的老百姓們,算是住在皇城根下了。在普通人的認知裡,京城的人即使是普通農民,都過得比別處要好。陳喬便是他們口中的陳老爺,他是當地的鄉紳,為人和善,和周圍的人的關係都處得不錯。陳喬笑笑說道,&ldo;京城老百姓的日子啊,過得不比我差呢。&rdo;他這樣說,一聽就不可信,覺得他吹牛。陳喬少不得將京城的見聞和變化詳細地說了說。眾人聽了羨慕得很。當下就有人連著發問:&ldo;京城的老百姓們經常能吃到肉嗎?&rdo;&ldo;他們買來的煤炭,比木炭還要好用嗎?還那麼便宜?&rdo;